![](/uploadfile/2020/0409/20200409110720204.png)
今年1月20日,科創板迎來中國首支獨立上市的云計算股票——優刻得UCloud。如果成功上市,青云QingCloud將成為第二家在科創板掛牌的云服務企業。
青云QingCloud此次擬募集資金11.88億元,用于云計算產品升級項目、全域云技術研發、云網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等方面。
![](/uploadfile/2020/0409/20200409110810367.png)
2012年4月,青云QingCloud正式成立,次年7月QingCloud公有云平臺正式上線商用,包含完整的IaaS組件。2015年4月青云QingCloud進入私有云市場,同年7月推出青立方®超融合系統和QingStor®對象存儲。2019年6月,正式發布KubeSphere®(QKE)容器云。
自2017年起,隨著傳統企業上云周期的到來,QingCloud企業云和青立方已經成為青云QingCloud核心收入貢獻來源,并實現快速整張。伴隨數據量指數型增長,存儲需求越來越高,QingStor®企業級分布式存儲高速增長,有望成為青云下一步收入的重要來源。
![](/uploadfile/2020/0409/20200409110824229.png)
青云QingCloud介紹,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經具備了全維度的云產品與云服務交付能力:在技術層次上,自主研發形成跨越智能廣域網、IaaS和PaaS的云網一體技術架構體系,擁有全面的ICT服務能力;在交付形態上,以統一技術架構形成云產品、云服務兩大標準化業務模塊,根據客戶需要滿足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的部署需求,并針對多個行業形成了完善的行業云計算解決方案;在場景縱深上,正著力布局發展集云、網、邊、端于一體化的綜合服務能力,實現更廣義的數據互聯。
招股書顯示,青云QingCloud在統一技術體系下,形成云產品和云服務兩種交付方式。
![](/uploadfile/2020/0409/20200409110849211.png)
兩種交付方式的區別在于①基礎設施歸屬不同:歸屬于客戶或青云;②交付模式不同:軟硬件產品或訂閱式服務。
目前,青云QingCloud的客戶既包括大型企事業客戶,如光大銀行、中國銀行、國家電投、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電子科技大學等;也包括新興行業及互聯網企業,如好未來、VIPKID、人民網、升哲科技、有棵樹、e城e家等。從盈利模式來看,青云QingCloud的盈利主要來自于云產品、云服務的銷售收入與成本費用之間的差額。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青云QingCloud目前尚未實現盈利,公司在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2.39億元、2.82億元、3.77億元;這三年的年運營虧損分別為9655萬元、1.49億元、1.93億元;扣除非經營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虧損分別為5360萬元、1.27億元、1.38億元。
![](/uploadfile/2020/0409/20200409110923969.png)
青云QingCloud合并利潤表主要數據
青云QingCloud表示公司目前尚未實現盈利是由于前期固定資產投入及研發支出較大,且預計公司經營會持續產生大量開支。在上述三年,青云的研發費用持續增長,分別為3,067.42萬元、6426.93萬元和6954.25萬元。新增的固定資產投入,導致固定資產折舊和數據中心成本占比較高,并對應產生數據中心及網絡資源租賃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毛利率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