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個人,企業也要設立更高的隱私標準
然而近期發生的大規模隱私泄露事件則提高了公眾對大數據缺陷的認知,同時也揭示出某些企業將追求盈利置于隱私之上的逐利行徑。
在BlackBerry執行董事長兼CEO程守宗看來,數據驅動型經濟對人們的必然影響已經顯現。我們現在正站在道德、倫理和公共政策的十字路口上。
而隱私安全危機的結果是,政府目前要求大型科技企業對此類事件給出更為全面的解決方案,由此引發了一場有益的公共政策討論活動。
隨著人工智能即將成為大數據時代的下一股力量,每個人都應該對所謂的“監控資本主義”引起關注。人們只要想一想金融科技、醫療衛生、無人駕駛汽車和智慧城市對未來意味著什么就能明白這種擔憂。那么是否應該允許企業將個人數據變現牟利,由它們制定游戲規則?
以上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經濟方面,也體現在社會和政治方面。它可能損害現代社會賴以運行的民主原則。就像常??吹降哪菢樱瑪底制脚_可能被用于不法用途。自動化算法的運用使監督部門監督潛在的數據濫用行為變得更加困難。
對此程守宗指出,如何共同為數據驅動型經濟制定游戲規則,已成為當前全球政策制定者面臨的最重大問題之一。在他看來,人們有共同的責任應對數據安全和隱私問題。
上述各項考量因素的核心是數據所有權這一基本問題。誰、以何種目的擁有和控制數據?數據被用于何種用途?
為此,企業應保護自己所管理的數據,而不是利用它謀利。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數據的主人。記住:你的數據應該歸你所有,且只歸你所有。
數據保護和數據安全是重中之重。因此企業應該在產品和服務的開發過程中將隱私保護內置于其中。
數據保護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組成元素。那么是否需要制定對數據貿易進行監管的全球性規則?隨著《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的頒布,標志著歐盟對客戶隱私設立了新的監管標準?;陔[私(有專家稱之為“數據領域”)的監管框架正不斷構建不同的競爭環境。
所以企業應該以設立高標準為目標,遵守嚴格的數據保護原則,并對允許消費者利用尖端技術的均衡監管機制持歡迎態度。隨著時間推移,各國政府應通過適當的執行機制強化現有的隱私保護制度。
現在正是政策制定者和科技行業應深入探討需要何種程度的監管,從而既能保護隱私、又能鼓勵創新與競爭的重要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