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身份安全進入關鍵階段
2025年,機器身份安全的重要性已達到臨界點。隨著機器身份數量遠超人類身份,保護這些數字憑證已成為企業網絡安全的首要任務。然而,CyberArk發布的《2025年機器身份安全現狀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和新加坡等國的1200名企業安全負責人中,許多人難以有效管理機器身份,導致企業面臨重大風險。
機器身份(如TLS證書等設備、應用程序、API和云原生技術使用的唯一數字憑證)是現代系統中安全通信的關鍵。但其爆炸式增長、高周轉率和易受攻擊性,使得管理復雜度攀升,企業風險加劇。
機器身份增長與風險并存
機器身份正呈指數級增長,79%的企業預計未來一年將增加機器身份數量,其中16%的企業預計增幅將達50%至150%。云原生技術、微服務和人工智能(AI)是主要驅動因素,這些環境中的身份可在幾分鐘內動態創建和銷毀。
這種增長伴隨著風險升級。過去一年中,半數受訪企業遭遇過與機器身份泄露相關的安全事件,造成廣泛影響:
- 51%的企業應用發布延遲,拖累生產進度
- 44%的企業發生服務中斷,損害客戶體驗
- 43%的企業出現敏感系統或數據未授權訪問
網絡犯罪分子日益將API密鑰和SSL/TLS證書等機器身份作為攻擊目標,這兩類憑證分別導致了34%的安全事件,成為攻擊者的主要入口點。
機器身份安全管理困境
企業在保護機器身份方面面臨多重挑戰:
- 管理缺失:77%的負責人認為每個未被發現的機器身份都是潛在漏洞,而可見性不足加劇了這一風險
- 權責割裂:安全(53%)、開發(28%)和平臺(14%)團隊分頭管理,導致效率低下和保護缺口
- 生命周期縮短:37%的負責人表示難以跟上憑證加速更新和輪換的要求
- 云原生復雜性:74%的安全負責人擔憂瞬態工作負載中的身份管理難題
證書失效引發連鎖反應
過去12個月中,72%的企業遭遇過證書相關中斷,導致關鍵系統故障、客戶投訴和合規問題。45%的團隊每周都會遇到此類中斷(2022年僅為12%),解決這一問題的緊迫性不言而喻。
自動化證書生命周期管理對預防中斷至關重要,但仍有34%的企業依賴人工流程,使其易受運營中斷和響應延遲影響。通過自動化輪換、更新和撤銷流程,企業可降低憑證過期風險,提升可見性和管理規模。
AI加劇安全威脅格局
人工智能在推動創新的同時,也對機器身份保護提出更高要求。生成式AI和代理AI等系統依賴機器身份來防范未授權訪問、篡改或劫持。81%的安全負責人認為機器身份安全對保護AI至關重要,72%的企業計劃優先保護AI模型免遭破壞。大語言模型(LLM)等資產同樣需要機器身份解決方案提供多層防護。
應對未來安全挑戰
企業即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 量子計算威脅:57%的負責人承認量子計算對加密的威脅,但30%的企業尚未準備向抗量子密碼學過渡
- 證書機構信任危機:71%的負責人擔憂證書機構失信風險,凸顯加密敏捷戰略的重要性
- 證書有效期縮短:到2028年,公共TLS證書有效期預計縮短至47天,輪換頻率將提升9倍,必須采用自動化解決方案平衡安全與效率
構建網絡彈性未來
機器身份安全不容忽視。隨著機器身份數量超越人類且重要性持續提升,保護這些憑證已成為保障安全創新運營的關鍵。通過自動化、提升可見性以及應對量子計算等新興挑戰,企業能夠筑牢關鍵系統防線,實現穩健發展。行動刻不容緩——機器身份安全不僅是技術要求,更是企業韌性與增長的戰略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