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消息,Gartner表示,安全和風險管理(SRM)領導者在制定和實施網絡安全計劃時,必須根據九大行業趨勢,重新平衡企業機構在技術方面和以人為本方面的投入。
為應對網絡安全風險并維持有效的網絡安全計劃,SRM領導者必須重視以下三個關鍵領域:
(1)發揮人才對于安全計劃的成功和持續推進的重要作用;
(2)發展可提高整個企業機構數字生態系統可見性與響應性的安全技術能力;
(3)重構安全職能的運作方式,在不影響安全性的情況下實現敏捷性。
以下九個趨勢將在這三個領域對SRM領導者產生廣泛影響:
趨勢1:以人為本的安全設計
采用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將員工體驗在整個控制措施管理生命周期中的作用放在第一位。到2027年,50%的大型企業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將采用以人為本的安全設計原則,以盡量減少網絡安全運營摩擦,并盡可能推動控制措施的采用。
趨勢2:改進人才管理,保障安全計劃的可持續性
以前,網絡安全領導者始終重視改進安全計劃背后的技術和流程,很少關注具體的實施者。為吸引和留住人才,不少首席信息安全官采用以人為本的人才管理方法,推動安全職能和技術的日益成熟。Gartner預測,到2026年,為了解決系統性的網絡安全和招聘難題,60%的企業機構將從對外招聘轉向 “悄悄招聘”,在企業機構內部物色所需的人才。
趨勢3:轉變網絡安全運營模式,推動價值創造
技術正在從中央IT部門轉移到各業務線、職能部門、融合團隊和員工個人。Gartner的一項調研發現,41%的員工在從事某種技術工作,并且該趨勢預計將在未來五年繼續加深。
Gartner指出,首席信息安全官必須調整網絡安全的運營模式,通過綜合方法達成工作目標。員工必須了解如何平衡網絡安全、財務、聲譽、競爭、法律等諸多方面的風險。還必須將網絡安全與業務價值掛鉤,從業務成果和重點目標的角度來衡量和報告項目效果。
趨勢4:威脅暴露面管理
現代企業面臨的攻擊面十分復雜,導致安全防護人員身心疲憊。首席信息安全官必須改善評估方法,實施連續威脅暴露面管理(CTEM)計劃來了解威脅暴露情況。Gartner預測,到2026年,根據CTEM計劃確定安全投資優先級的企業機構將有能力使安全泄露事件減少三分之二。
趨勢5:身份編織免疫
身份基礎設施的脆弱性來自于身份編織中的不完整、配置錯誤或脆弱的要素。到2027年,企業機構將依靠身份編織免疫原則阻止85%的新攻擊,進而將安全泄露所造成的財務影響減少80%。
趨勢6:網絡安全驗證
網絡安全驗證匯集了多項技術、流程和工具,旨在對潛在攻擊者利用已知威脅暴露面的方式進行驗證。支持網絡安全驗證的工具已取得重大進步,已實現可重復以及可預測評估環節的自動化,支持對于攻擊技術、安全控制和流程的常規基準化分析。到2026年,超過40%的企業機構(其中三分之二為中型企業)將依靠整合平臺來執行網絡安全驗證評估。
趨勢7:網絡安全平臺整合
由于企業機構希望簡化運營,各廠商正在圍繞一個或多個主要的網絡安全領域進行平臺整合。例如,通過一個集治理、特許訪問和訪問管理功能于一身的共同平臺提供身份安全服務。SRM領導者需要持續盤點安全控制措施,以便了解哪些領域存在功能重疊,并通過整合平臺減少冗余。
趨勢8:組裝式業務需要組裝式安全
為應對不斷加快的業務變化步伐,企業機構必須從擺脫對單體系統的依賴,轉而向各類應用添加模塊化功能。組裝式安全是指將網絡安全控制措施整合到架構模式中,然后以模塊化方式運用至可組裝技術中。到2027年,超過50%的核心業務應用將使用組裝式架構,因此需要一種新方法來保護這些應用的安全。
趨勢9:董事會擴大網絡安全監管權限
由于網絡安全責任的歸屬日益明確,而董事會成員在治理活動中的責任也越來越大,因此董事會對網絡安全更加重視。網絡安全領導者必須向董事會提供相關的報告,證明網絡安全計劃對企業機構短期和長期目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