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保險市場的增長動力主要是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日益嚴重的網絡威脅,而2020年疫情加速的全球遠程辦公浪潮又加劇了這種威脅。Finaria.it預測,到2025年,網絡保險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04億美元。
該公司在分析中引用的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9年之間,網絡保險理賠中的四分之一來自醫療行業。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中,醫療依然是網絡保險理賠最多的行業,緊隨其后的是IT和電信、保險、零售、批發和制造業。
2013-2019年,將近四分之三的索賠涉及與網絡攻擊事件響應和危機管理相關的保險條款。排名第二的是數據隱私泄露,第三名是勒索軟件。
但2020年勒索軟件索賠激增,2020年上半年,勒索軟件攻擊是北美網絡保險索賠的最主要原因。
Ponemon研究所的數據顯示,醫療行業的數據泄漏成本最高,平均每次攻擊的損失達到713萬美元,能源排在第二,每次攻擊損失639萬美元,其后依次是金融服務(585萬美元)、制藥(506萬美元)和科技(504萬美元)。
Finaria指出:“多年來,網絡攻擊和數據泄露已成為商業領域的最大風險之一,泄漏敏感數據,并給全球的公司和組織造成了巨大的財務損失。隨著商業領域中數據、應用程序和技術的增長、組織變得越來越容易受到這些攻擊,并且越來越意識到網絡風險保險的必要性。”
雖然網絡安全保險有助于企業緩解網絡攻擊和數據泄漏的打擊,但是目前全球網絡安全保險遠未成為主流,即使是在數據泄漏成本和代價高昂的歐洲。今年早些時候的一項研究發現,英國超過80%的企業仍然沒有與網絡安全相關的保險,而另一項研究則表明,不到13%的英國中小企業擁有網絡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