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兩項熱門賽事都在首都體育館舉辦,由于兩項比賽的計時記分系統和布局設施完全不同,比賽中間會涉及到轉場,每次轉場需在2小時內完成,時間緊,任務重,像這樣的轉場在比賽期間共完成了30次。”在分享場館運營案例時,胡楠透露:“由于兩項賽事本身的特性,賽時持續時間很長,比賽之外還有官方訓練,場館每天運行20小時以上。“
據悉,首都體育館是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兩項大熱門賽事的舉辦場地,整個奧運會賽事活動的四分之一都在這里完成。這讓首都體育館多了一些與其他賽事場館不同的特點,也向聯想的IT運維團隊提出了更高要求。
?雙系統布局冬奧場館,2小時實現系統無縫切換
據胡楠介紹,在首都體育館的技術運維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于短道速滑與花樣滑冰兩項比賽之間的轉場。據了解,由于兩項賽事的計時記分系統和設施布局都有很大區別,轉場任務非常復雜,而兩場比賽之間的時間銜接固定,場地轉換必須在2小時之內完成,才能保證比賽流程順暢運行。
“因為花樣滑冰和速度滑冰展示的內容不一樣,冰面、防護墊位置、景觀、攝影點位、轉播機位、計時計分系統,還有很多臨時設施,都要重新部署,對于場館的IT運維而言是一項極大的挑戰。”胡楠補充道:“在整個賽時期間一共進行了30次轉場,至少每天一次。”
時間緊,任務重,憑借統籌規劃、創新技術及穩定有序的執行力,聯想的IT運維團隊成功完成數次雙系統的無縫切換。保證了比賽的有序、順暢進行。
1個場館82場訓練20場比賽,IT運維團隊20小時/天硬核護航
據了解,除了轉場這項大難題之外,聯想的IT運維團隊還要面臨另一項挑戰——持續時間長。
一方面,場館的賽程持續時間,這意味著IT運維的服務時間更長。據了解,在首都體育館,聯想的IT運維團隊一共支持了82場官方訓練和20場正式比賽。胡楠提到:“冬奧會在2月4日開幕,其實這個場館在1月27日已經對外提供運動員的官方訓練,我們的工程師在27日之前更長的時間已經進入場館的內環和外環去提供支持和籌備。”
比賽時間之外,各國運動員還會在場館內進行訓練,聯想IT運維需實時在線。“運動員四五點鐘就開始訓練,最晚到凌晨1點才結束,整體下來工程師可能一天要支持20個小時以上。”胡楠說到。
面對首都體育館的特殊性帶來的重重挑戰,聯想以團隊協作的統籌規劃能力與技術實力,完美應對,保障了首都體育館20場比賽的零故障運行。
首都體育館只是聯想助力奧運賽事平穩運行的一個縮影。據悉,在此次冬奧會上,聯想為冬奧會提供了共計13000余臺綜合設備,并投入430位工程師負責40個場館以及服務設施的IT設備運維服務,全面保障了北京冬奧會。
力求實干、務求創新,聯想以自己強大的技術能力與團隊精神,0故障護航此次冬奧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