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華為致力于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在人工智能算力、算法、算據三大核心領域,華為持續壓強式投入、不斷創新并取得新突破。汪濤提出:“華為此次面向全球發布AI-Native數據庫GaussDB,提升華為云能力,充分發揮 X86、ARM、GPU、NPU等多樣性算力優勢,持續推進AI戰略,積極構筑產業生態,并與合作伙伴一起邁向智能時代。”他還強調,華為將繼續攜手客戶、合作伙伴聯合創新,積極打造開放、合作、共贏的產業生態,加速產業智能化進程。
GaussDB: 全球首款AI-Native數據庫
作為全球首款AI-Native數據庫,GaussDB有兩大革命性突破:
第一,首次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分布式數據庫的全生命周期,實現自運維、自管理、自調優、故障自診斷和自愈。在交易、分析和混合負載場景下,基于最優化理論,首創基于深度強化學習的自調優算法,調優性能比業界提升60%以上。
第二,通過異構計算創新框架充分發揮X86、ARM、GPU、NPU多種算力優勢,在權威標準測試集TPC-DS上,性能比業界提升48%,排名第一。
此外,GaussDB支持本地部署、私有云、公有云等多種場景。在華為云上,GaussDB為金融、互聯網、物流、教育、汽車等行業客戶提供全功能、高性能的云上數據倉服務。
FusionStorage 8.0:業界性能第一的分布式存儲
針對智能時代對存儲系統性能、規模、可管理性等更高要求,FusionStorage 8.0實現三大創新突破:
第一,分布式存儲性能業界第一。單節點性能高達16.8萬每秒讀寫速度(IOPS)和1毫秒以內時延,在業界標準測試SPC-1中排名第一,首次讓分布式存儲也可以承載企業關鍵應用。
第二,首次實現一套存儲同時支持塊、文件、對象、HDFS協議,一套存儲可支撐一個數據中心。
第三,率先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存儲全生命周期管理,從資源規劃、業務發放、系統調優、風險預測、故障定位等方面實現智能運維管理。
重定義數據基礎設施,構建開放、合作、共贏的產業生態
華為從計算、存儲和數據處理三個方面重定義了數據基礎設施:引領多樣性計算,讓算力更充裕更經濟;重定義存儲架構,大幅提升效率,引領存儲智能化;重定義數據處理平臺,讓分析更智能,加速實現數據價值。
截止目前,華為GaussDB數據庫和FusionInsight大數據解決方案已經應用于全球60個國家及地區,服務于1500多個客戶,擁有500多家商業合作伙伴,并廣泛應用于金融、運營商、政府、能源、醫療、制造、交通等多個行業。華為云已經發布了13款數據庫服務,為行業客戶提供云上數據倉服務。華為FusionStorage已服務超過1500家客戶,在IDC 2018年中國區軟件定義存儲市場份額報告中,華為穩居第一。
華為積極攜手客戶、伙伴在數據庫與存儲領域,從行業應用、平臺工具、標準組織和社區等多個層面共建開放、合作、共贏的產業生態。在行業應用層面,華為與軟通智慧、神州信息、東華軟件、易華錄、用友政務、亞信國際等獨立軟件開發商長期合作;在平臺和工具層面,與Tableau、帆軟、ARM、Veritas、中標軟件等合作伙伴聯合創新;在標準組織和社區層面,深度參與OpenSDS、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聯盟、OCP、OpenStack、CNCF基金會等組織和社區的建設。
華為全球產業展望(GIV)報告顯示,全球數據量將從2018年32.5ZB快速增長到2025年的180ZB。對于企業,AI算力需求每三個月增長一倍,AI應用率到2025年將達80%。面向智能時代,華為將持續創新與投入,與合作伙伴一起重定義數據基礎設施,構筑面向多樣性計算的完善生態,推進產業智能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