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EBG中國區副總裁李同廣
“構建高品質服務產業聯盟,提供無處不在的一致性服務體驗”,這就是華為企業服務的新定位。李同廣強調,新定位是華為“大服務”的延續和升華,也使企業服務的承載使命和目標更清晰與明確。
上一個五年,華為中國企業服務已經構建了完善的服務伙伴體系,下一個五年將圍繞新定位,進一步激發生態活力,為客戶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并加速各行各業的轉型進程。
四大生態變化
2018年華為中國企業服務在生態方面有四大變化,李同廣介紹:
第一,服務伙伴生態有了全新的載體即是服務產業聯盟。服務產業聯盟,是服務伙伴生態的再演進,有著共同的目標和統一的行動綱領,服務好行業客戶,并通過聯盟運營機制,加速服務產業聯盟成員們的快速成長。
第二,更多元的服務生態,更豐富的伙伴角色。除了華為授權和認證的服務伙伴,如ASP(華為授權服務伙伴)、CSP(華為認證服務伙伴)和CSSP(華為認證服務解決方案伙伴),華為一直致力于加強與IT標準服務組織的合作。在日前剛剛結束的第十一屆信息產業標準推動會暨中國信息技術服務標準年會(2019)上,華為公司榮獲中國信息技術服務十年十大領軍企業。這就體現出在過去十年,在服務標準化制定和推進上,華為為ICT服務產業做出的貢獻。
第三,更高的服務標準與一致的服務要求。華為與伙伴一起,全面梳理目前的服務流程和規范,并對服務標準進行重新定義。它包括基于不同服務場景下的服務內容統一、制定相應服務內容的標準動作以及圍繞內容與標準的一套統一的質量體系,滿足客戶新的服務訴求。
第四,引入更多在行業服務解決方案上優勢互補性的伙伴,孵化更多面向行業場景的聯合服務方案。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如何解決客戶問題是大家更關心的,從項目頂層設計(咨詢規劃),到行業解決方案的集成實施,再到最終的運維與運營,都需要很多伙伴的加入。盡管,2018年華為中國企業服務認證服務解決方案伙伴(CSSP)有50多家,但是這個數量還遠遠不夠,如在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等場景下伙伴還偏少,按照行業場景引入更多的伙伴是必然。獲悉,2019年華為將加大與伙伴在服務解決方案互補性的工作,CSSP伙伴認證數量將翻倍。
三大生態行動
2019年,華為服務產業聯盟全新出發,將圍繞政策、質量和賦能,落實三大生態行動。
首先,基于服務產業聯盟的要求,圍繞認證體系、能力提升、服務交付、服務銷售等四個方面展開2019年的服務伙伴政策,通過政策牽引伙伴。2019新年第一天,華為EBG中國區對外發布了《2019年中國區企業業務經銷商服務認證與管理支持政策》、《2019年中國區企業業務部優選CSP服務計劃》、《2019年中國區企業業務部認證服務解決方案伙伴(CSSP)政策》、《2019年中國區企業業務部華為授權培訓合作伙伴(HALP)認證與管理政策》、《2019年中國區企業業務部渠道激勵政策》、《2019年中國區企業業務部渠道培訓獎勵(TrainingFund)政策》等六大服務伙伴政策。這一攬子政策的傾囊發布,映襯著華為中國企業服務的新營銷主題——“品質服務一起實現更多”。
其次,服務范圍的授權進一步加大,賦予伙伴更多權益,加大質量關注度,投入專項資金,專職服務質量經理養成計劃,通過質量讓伙伴持續收益。
最后,全年超過100場的賦能活動,覆蓋每個區域的每一家伙伴的每一位工程師。它包括線上不定期開展的賦能會,還有更多線下各個區域組織的研討會。如在2月底剛剛結束的2019華為中國企業一致性服務研討會上海站的活動,來自上海區域40多家服務伙伴80余嘉賓參與研討,出席的嘉賓們分別來自總經銷商、CSP三鉆、四鉆和五鉆的總經理、技術副總、技術總監等。
“平臺+生態”新演進
“平臺+生態”是華為企業業務堅定推行的戰略,服務也好,解決方案也罷,最終都是“平臺+生態”的戰略落實與落地。在2018華為中國生態伙伴大會上,華為企業服務提出了在三大服務平臺上與伙伴開展合作:
1)服務產品開發&驗證平臺:聯合伙伴,把服務產品不斷做演進。
2)共享交付平臺:集成能力和工具,支撐好伙伴。
3)統一運維平臺:在運維等服務場景聚合伙伴,拓寬合作領域。
過去的五年,華為中國企業服務的年復合增長率超過了50%,持續高增長的背后是行業客戶對服務的關注越來越高。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入,客戶希望選擇有更多行業經驗的提供商,幫助其實現解決方案的快速落地、解決運維與運營問題、提升體驗與感知的問題。
新定位、新起點和新征程。秉承“平臺+生態”戰略,華為企業服務在伙伴生態上會有哪些最新的行動呢?伙伴們能從中得到哪些新的機會呢?3月21日在福州即將舉辦的2019華為中國生態伙伴大會上,你將得到答案。(文/徐培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