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媒體通氣會,中國聯通總會計師、黨組成員朱可炳表示,中國聯通對自成立以來從未盈利且虧損持續惡化的三級公司,探索“民營投資承包運營”模式,云南省州市分公司正在開展試點,已展開試點的州市營收比沒有展開試點的州市營收相差超過15%。
朱可炳表示,民營投資承包運營是在云南試點的州市通過民營帶資建設網絡,然后承諾達到相應的人口和地域覆蓋度,然后通過委托授權經營的方式,全部交給這個民營團隊,這里不涉及到控不控股的問題,因為不涉及到資金層面。
朱可炳還表示,中國聯通在推進劃小承包改革上動真格。實施中國聯通內部“雙創”,結合一線生產場景,建立微組織,把“要我干”變為“我要干”,前三季度,全國有14.4萬員工進入2.4萬個劃小承包單元,選拔產生1.7萬名 “小CEO”,實行增量收益分享,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一線員工薪酬同比增幅超過20%,高于各級機關和后臺部門,提升基層員工獲得感。
在通氣會上,朱可炳還談到聯通混改中董事會多元化的問題,朱可炳認為董事會的多元化導致聯通視角也是多元化,從決策來講是更科學、更專業。在多元化董事會股東下,中國聯通需要加強與外部董事的事前溝通,會舉行定期不定期會議和調研來溝通,從目前來看,這個董事會是運轉有序、決策高效,還是達到預期效果。
朱可炳介紹稱,從具體運營來說,這些外部董事扮演一個橋梁角色,通過對聯通的了解,找到自身業務與聯通業務的結合點,朱可炳舉例稱,比如在銷售渠道觸點方面,與騰訊、阿里、京東、百度等開展線上觸點合作,首創電信企業與互聯網企業低成本獲取用戶的融合營銷新模式。截至今年9月,新模式發展的用戶超過8730萬戶,完成收入265億元;還比如在新零售體系方面,與阿里、京東和蘇寧在上海、廣東等地開展新零售門店試點,日均客流量、發展量及商品銷量提升顯著;在云計算方面,將中國聯通技術、品牌和客戶優勢與騰訊、阿里技術優勢相結合,相互賦能和導流,以中國聯通“沃云”品牌為客戶提供基于云計算全產業鏈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自2018年2月上線以來,累計提供了54款云計算產品,帶來公有云新增收入超億元,并以1:3至1:5的杠桿撬動基礎業務發展,全面助力中國企業上云。
另外,就受外界關注的中國聯通員工持股問題,朱可炳也做了介紹,“此次員工持股受益范圍比較廣,有7750多人參加計劃里面,雖然從總股本來說只占到2.6%,但股數來說不少,達到7.93億股,目前我們還預留了4500萬股,計劃給未來創新業務和創新技術領域引進的人才激勵,另外在授予額度上,我們打破了原來按照層級來授予,比如省公司能拿去多少股票,與其未來三年商業計劃掛鉤,光這個計劃就為聯通引入了30多個億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