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工業互聯網在國內形成了一股熱潮,據說已經推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有數百個之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II)于2017年發布的《工業互聯網成熟度評估白皮書(1.0)》指出,現階段,我國工業互聯網應用與發達國家相比,整體發展水平較低,行業間、企業間的基礎差異較大,大規模推廣難度巨大,并且缺乏工業互聯網評估體系和實施指南等。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亦喜亦憂,這是許多新興技術、新興產業在發展初期都會經歷的情況,也說明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俗話說,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如果將工業互聯網比作需要工匠精神的瓷器活,那么誰又擁有那個金剛鉆呢?
提到曙光公司,讓人印象深刻的標簽有“高性能計算”、“城市云”、“數據中國”……曙光公司從高性能計算起家,其基本的技術能力與積累,以及“第一桶金”均來自高性能計算領域;目前,曙光在國內已經部署了近40朵“城市云”,經過不斷摸索形成了一種標準的服務模式,即企業投資、政府扶持、商業運營、產業聯動。通過產業化的方式,實現了政府、地方合作伙伴的廣泛參與;曙光“數據中國”戰略的提出是公司順應云計算、大數據的時代需要,為實現自身轉型升級,將業務推進到一個新高度的前瞻性布局。這些鮮明的標簽是曙光整體實力和長期積累的證明。這些會是曙光公司攬下工業互聯網這一瓷器活的“金剛鉆”嗎?
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責無旁貸
中科院軟件所副主任劉偉表示,從曙光公司的角度看,工業互聯網平臺熱帶來的是巨大的產業機會。從國家和政策環境看,工業互聯網如今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不僅中國,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都在實施工業升級戰略,提升工業特別是制造業的整體競爭力是當前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任務之一。2017年11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2018年2月,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決定設立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工業互聯網已經成了國家重點發展的方向之一。
工業互聯網的建設在各地方也掀起了一股熱潮。各主要省市基本上都提出了自己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戰略,以此推動當地經濟的轉型升級,或者叫新舊動能轉換。各地方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希望以工業互聯網的建設為帶動,實現產業的升級,以及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協調發展。未來,誰能掌握某個產業的平臺,誰就能在該產業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從企業的角度看,像中石化、三一重工這樣的大型企業早就開始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進行布局,目的在于踐行企業數字化轉型,在產品、設計、制造以及后端的產品服務等各個領域全面實現數字化。
無論從國家和產業層面、地方層面還是企業層面分析,工業互聯網正迎來一次爆發。
“工業互聯網的實質還是信息化和工業化、IT領域與傳統制造領域的深度融合,旨在促進傳統產業的升級轉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與工業創新和智能制造密切相關。“曙光云計算集團總裁關宏明表示,”既然發展工業互聯網是一項國家戰略,那么作為主要承擔國家戰略任務和戰略課題的企業,曙光踐行和助推國家重大產業戰略的落地責無旁貸。“
回顧歷史,為工業企業提供相關的IT和信息服務是曙光公司既有的業務。為了推動工業互聯網的建設,曙光公司要在既有業務之上進行新的梳理和調整,同時還要適時引入一些新的要素和模式,當然其自身也要與時俱進,隨之進行轉型升級。
談到推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兩化“融合,關宏明十分有把握地表示,曙光在這些方面是有基礎和條件的。曙光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和支持很多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尤其是在高性能計算等相關領域成果顯著,比如為工業設計、工業仿真等工業制造領域核心能力的構建提供大量支撐性和保障性服務,進一步凸顯了曙光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在工業互聯網方面,我們接下來會尋找多樣化的發力點,有些可能是對傳統業務的延伸,有些可能需要重構升級,還有些以構建生態環境的方式滿足政府等相關部門的需要。“關宏明表示。
為工業互聯網應用賦能
曙光公司與國家級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地方性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及行業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都有廣泛的合作。中科院也在推進先進計算基地的建設。這些公共服務平臺成了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
關宏明回顧說:”以2009年為時間節點,以前與我們制造業的客戶合作,主要是通過銷售產品的方式,2009年之后轉變為搭建平臺為企業提供服務。“一方面,曙光公司緊密配合國家戰略,支持一些大型科學裝置的建設;另一方面,曙光積極推動一些國家重點課題和重點項目的發展,大力投入公共運營平臺的建設和運營。
”作為工業互聯網服務商,我們既可以獨立提供相關的計算服務、分析服務等,還可以通過構建公共服務平臺,整合政府、合作伙伴的各類資源,從更多維度幫助地方政府優化產業結構,助力企業實現升級轉型。現在,平臺+生態“已經成了很多云服務商慣用的策略。曙光亦是如此。
從表面上看,工業互聯網是純軟件,但實際上,各廠商不僅僅提供軟件,還有包括硬件、工業App、工業基礎設施及工業服務能力等在內的一整套解決方案,并基于此打造多種服務。曙光不僅擁有強大的超算資源和能力,旗下還有近40個城市云中心。曙光借助這些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城市云中心,為邯鄲、日照、中山等城市提供了工業互聯網相關的服務和支撐。
另外,曙光還是中科院先進計算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聯盟的牽頭單位,其背后有中科院下屬的100多個院所以及2000多個院屬單位作為強大支撐。舉例來說,曙光合作的上海超算中心在工業仿真云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已經為航空航天、鋼鐵、汽車、隧道等行業的企業提供工業仿真服務。
中科院先進計算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聯盟與中科院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是曙光的兩大助推器。由曙光任理事長單位的中科院先進計算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聯盟承擔著中科院先進計算領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職責,是中科院與地方政府、地方科技產業實現院地合作對接的重要平臺。先進計算中心正是構筑這一平臺的基石,是中科院向地方輸出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成果、孵化先進計算創新創業企業的重要基地。中科院智慧城市產業聯盟也是曙光牽頭組建,整合中科院內相關研究所、企業的各類優質資源,以在智慧城市領域“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為目標的全國性產業聯盟。曙光就像是一個引擎,將中科院系統下的機構和各種資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長期積累的研究成果轉變成可以商用的整體解決方案,賦能工業互聯網應用,服務地方政府和企業。
聚焦核心 消除短板
面對工業互聯網的熱潮,曙光有著非常清醒的思考。大量同質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未來會被逐步淘汰,通過公有云服務轉化過來的通用服務可能會慢慢式微,而聚焦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場景的應用會成為關注的焦點。作為工業互聯網服務商,曙光要做的就是找準自己的定位,聚焦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提供專項服務,做好細節。關宏明告訴記者,根據曙光的觀察,大型仿真軟件的國產化,以及高端產品研發的全面數字化,是當前國內企業非常欠缺的,這將是曙光重點發力的細分市場。
從IT支撐服務能力的角度分析,曙光已經構建了一個安全的、以自主可控為支撐的生態環境,包括芯片、軟件、硬件設備等。但我們也不得不正視一點,一些核心的工業應用軟件目前還主要依靠進口,采購價格相對較高。要打破對國外的依賴,就必須不斷提升國內企業在自主可控的芯片、工業應用軟件方面的整體實力。關宏明透露,曙光稍后會有大動作,在核心的自主可控芯片,以及工業超算和仿真軟件上會有大投入。
大量工業設備數據、工業自動化數據的匯集和分析是一項重要工作。另外,建立一個從芯片到基礎設施,覆蓋前端引擎平臺到后端服務的整體自主可控的安全體系也非常重要且必要。這些也是未來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必須消除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