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云計算領域的排頭兵與老大哥,AWS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根據Gartner的數據顯示,在IaaS領域,AWS在收入和市場份額方面保持著巨大的領先優勢,在2017年收入達到122億美元,占全球IaaS市場份額的51.8%。
不止于IaaS,AWS也漸漸向其他領域拓展,據亞馬遜AWS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容永康介紹,AWS已在云存儲、數據庫以及分析工具等方面默默耕耘,并逐漸處于領先位置。
同時,AWS也積極投身于相關新技術的發展和推廣工作,AWS技術峰會就是這樣一個平臺,作為主打技術的盛會,該峰會面向全球各大城市。AWS也特別重視在中國的發展,容永康表示,2018年AWS首次在中國一年舉辦三場AWS技術峰會,包括北京站、上海站和深圳站。
如今在中國有兩個AWS區域,總共5個可用區,包括由光環新網運營的AWS中國(北京)區域,以及由西云數據運營的AWS中國(寧夏)區域。這意味著AWS在中國的業務加速開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AWS技術峰會2018北京站拉開了帷幕,探討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開發和運維、安全性與合規等方面的創新功能、產品和服務。
AWS技術峰會2018北京站現場
亞馬遜AWS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執行董事 容永康
在峰會上,容永康分享了AWS在中國的諸多技術發布和創新成果,針對中國的兩個區域,共有16個大的功能已經推出,以及大大小小的服務150多個。包括剛剛推出的Amazon Aurora,其作為一個全管理的數據庫的服務,對于喜歡用傳統數據庫的用戶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服務。借助于西云數據運行的三個可用區(AZ),16個計算節點,全方位的提供計算的效率,Aurora很好地實現了相比其他數據庫產品5倍速度的提升,而成本卻只有1/10。此外,為幫助用戶更好的實現數據庫的遷移,AWS推出了數據庫遷移服務,希望可以協助用戶加快上云的步伐。
由此可見,AWS在中國市場不斷開發新技術、拓展新領域,正如亞馬遜首席技術官Werner Vogels所講,“就像蓋房子,AWS并不是提供一個預制好的房子,而是給用戶一個巨大的工具箱,在里面他們可以挑選所需要的工具,從而開發自己的軟件。”
新技術在發展,工具也要不斷地升級。AWS不只是做IaaS,在機器學習、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各個領域也在不斷發力,力圖鞏固自身優勢。
亞馬遜首席技術官Werner Vogels
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方面,應用的場景十分豐富,亞馬遜AWS依靠自身業務優勢,在多種場景下均有所運用,例如電商、物流、語音及圖像識別等。亞馬遜AWS全球技術與開發者布道師團隊負責人Ian Massingham介紹了針對開發人員的機器學習框架的具體細節,以滿足不同的開發需求。
亞馬遜AWS全球技術與開發者布道師團隊負責人Ian Massingham
為適應不同需求,AWS的開發平臺包含了三層機器學習的堆棧,并隨需要不斷加入新的功能。框架和基礎設施層屬于比較低層的工具、資源類型,AWS提供了高性能的并行計算環境(AWS EC2 P3),開發人員可以選用自己需要的工具來開發出自己的機器學習的模型;往上是平臺服務層,進行深度學習的工作流的管理(例如Amazon SageMaker),幫助一般的開發人員,把他們在軟件開發方面的知識應用到機器學習過程中;最上層是應用服務層,是已由AWS做了預抽取或預培訓的一些機器學習的服務或模型,開發人員可以直接使用,諸如視覺、語音、語言類的應用。
舉一個具體的實例,去年AWS發布了一款AWS DeepLens產品,它是一款可編程的智能攝像頭,上面搭載了GPU以及CPU,依據以上框架服務,可以通過經過培訓的深度學習的神經網絡進行實時的視頻的分析。AWS還提供了12個樣板的項目,可以讓開發人員直接通過DeepLens去部署服務。
同時,AWS之所以吸引用戶的原因還在于,AWS平臺擁有海量的數據及豐富的應用場景供用戶分享,AWS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打包成服務,即使用戶不是相關的專家,也可以輕松去使用。
AWS作為云計算的先行者,所帶給中國用戶的不僅是先進的技術,正如峰會的主題,未來AWS還將與合作伙伴一道“共建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