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通過部署Nutanix企業云操作系統軟件解決方案,讓基礎設施從一個輔助支撐醫院運營的“后臺”系統,逐漸成為推動醫療質量、提升醫療水平的有力抓手。更關鍵的是,在“新醫改”的大背景下,西安國際醫學數據中心的建設,也為中國醫療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樹立了一個全新的示范與標桿。
數據中心建設的三重考量
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際醫學”)始創于1956年,是陜西省和西北地區第一家上市公司。近年來,國際醫學確定了以大健康醫療服務和現代醫學技術轉化應用為主業的發展戰略,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堅持科技創新和穩健經營相結合的發展策略,資本實力日益雄厚,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上市醫療產業集團之一。
公司旗下西安高新醫院始創于2002年,歷經十多年發展,成為中國首家社會資本興辦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備受社會贊譽。目前正在建設中的西安國際醫學中心是集醫療、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符合國際JCI認證標準的國內最大的三甲標準單體醫院,規劃占地307.61畝,建筑面積53萬平方米,床位5037張,預計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此外,國際醫學依托健康中國戰略,積極發力健康產業,在建設的項目還有商洛國際醫學中心、西安高新醫院二期改擴建工程等。這些新增的醫療建設項目,為國際醫學的數字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來說:
第一,從運營模式看,在健康中國、分級診療、醫保控費、藥耗控制、人才競爭等醫療行業發展的大背景下,對國際醫學而言,傳統的運營模式已難以為繼,因此醫院必須探索出一套新的效益增長路徑,從數字化轉型中實現精耕細作,探索“互聯網+智慧醫療”的創新服務模式,打造國內一流的智慧醫院成為重中之重。
第二,從管理效率看,作為國內最大的上市醫療產業集團之一,國際醫學旗下有多家醫院,為減少管理和運維成本,在信息化建設中需要采取大集中的方式,即設備集中、應用集中以及數據集中,從而達到提高運維和管理效率的目的。
第三,從未來發展看,由于西安國際醫學中心等項目還在建設階段,后期門診量無法準確預估。因此,本著為IT瘦身的原則,新的數據中心基礎架構建設既要滿足業務高可用需求,后期還要做到隨著業務需求彈性伸縮,具有可擴展性、易于管理、穩定安全、跨平臺等特性,同時又能滿足后期與公有云的結合實現跨云管理。
在此之前,國際醫學旗下高新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主要采用的是傳統三層架構,即:x86服務器+虛擬化+SAN存儲的模式。經過多年的運維與總結發現,傳統三層架構對IT運維人員要求較高,且各個層面相互依賴,極大的限制了IT的靈活性,并對后期擴容、升級帶來了很大的局限性。如何有效的實現為IT做 “減法” 是此次項目建設的重點考慮因素。因此,西安國際醫學中心從項目規劃建設伊始,就明確了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 什么樣的架構才能滿足醫院業務發展需求?
· 如何建立多主題臨床數據中心,滿足臨床、科研、教學的需求?
· 如何解決“一人多卡”和“一人多號”問題?
· 如何實現按就診時間軸為醫生展現患者完整醫療過程信息?
· 如何規范各信息系統的接口方式,提升信息交換安全性和訪問效率?
Nutanix解決方案帶來三大優勢
結合以上需求,本著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建設宗旨,國際醫學采用了Nutanix企業云解決方案,一期建設合作內容包括:通過Nutanix 解決方案構建混合高可用群集,既滿足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電子病歷系統(EMR)等業務系統對性能的需求,又滿足PACS等業務系統對存儲空間的需求;同時利用 Nutanix產品實現核心業務系統災備,同時方案中兼顧了后期雙活建設需求,并能滿足未來的無縫擴展。
在國際醫學信息管理部基礎架構中心經理左宏濤看來,通過和Nutanix的合作,深深感受到了企業云操作系統軟件解決方案帶來的三大優勢:
首先,從空間角度看,超融合基礎架構在空間方面具有極強的優勢。例如,一個機柜里面2U的傳統服務器可能最多放十幾臺,但如果是使用Nutanix產品,可以放將近兩倍左右的節點,數量比較多。更為重要的是,無論是自建數據中心,還是租用第三方數據中心,空間節省也意味著租金成本的下降;同時,同一個機柜中,可以容納更多的設備,也帶來了能耗成本的下降;此外,在安裝和部署方面,幾個小時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效率,顯著降低了人工安裝和部署成本。
其次,從運維效率看,在傳統數據中心管理中,通常服務器有服務器的界面,網絡有網絡的界面,存儲有存儲的界面,管理起來十分復雜。現在,通過Nutanix Prism Pro管理界面即可搞定一切運維工作。左宏濤評價道:“Nutanix解決方案大大的節省了管理時間、提升了運維效率,讓我們能夠抽出更多時間做一些更有創新價值的事情,實現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最后,從業務連續性和穩定性上看,Nutanix解決方案的版本升級十分方便,且不用中斷業務,高效地保障了業務的連續性和系統的穩定性。舉例來說,Nutanix升級的時候會先針對一個節點升級,升級成功之后再去升級其他的節點,而且在升級的過程中對生產環境來說幾乎不會影響。而在傳統的環境中,系統升級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情,通常要考慮在業務非高峰期做這個工作,有些重要的項目甚至要申請系統停機時間,這對業務的連續性就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響。
總的來看,通過和Nutanix通力合作,西安國際醫學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同時也為其未來的數字化進階夯實了關鍵的基礎。
創新驅動醫療行業變革
客觀的說,無論是新的“互聯網+智慧醫療”創新服務,還是實現醫療數據共享,構建統一的衛生信息平臺,都需要一個高性能、穩健、靈活、高效而簡潔的數據中心基礎架構。我們看到,未來醫療行業向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將成為新一輪醫療行業變革的必要條件。對此,左宏濤也給出了他在親身實踐過程中的一些觀察和建議:
首先,在中國,醫療信息化實際上起步較早。早期醫療行業往往采用小型機等封閉IT架構,隨著時間的積累,不同品牌、不同架構的小型機系統形成了一個個的信息孤島,為管理、數據整合和共享帶來了困難。盡管這其中有歷史沿襲的因素,但未來開放的系統架構一定是主流的選擇方向,開放度越來越高或者是能夠讓客戶選擇的余地越來越大,一定是方案提供商必須提供的選項。可以看到,如今的Nutanix從過去提供軟硬一體方案的同時,也正在向提供純軟件解決方案的方向在轉變,這樣今后的硬件選項就更多一些,無疑有利于客戶的未來業務發展。
二是,對于醫療行業而言,如果選擇一個能讓運營維護和日常使用比較省心的方案,管理人員日常工作的效率會大大提高。傳統系統運維的出發點,都是從硬件和系統、從企業內部管理開始,并基于封閉的煙囪式系統架構,與前端業務和用戶的關聯程度并不是很大。但是,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化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系統運維管理不再只是面對內部,更多時候要面對外部開放的環境,面對各種移動終端設備,更要感知用戶的實際體驗,而在這方面,Nutanix無疑提供了最佳的支持平臺和工具。
結語
2018年是 “新醫改” 推進的第十年。過去十年來, “新醫改” 取得了長足發展,比如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醫療保障網,在制度層面實現了十幾億人的全覆蓋;但另一方面, “新醫改” 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幾十年長期積累的,涉及方方面面,影響因素眾多,解決起來還需要一個過程。從這個層面而言,國際醫學旗下的西安國際醫學中心從建設之初,就站在了一個更高的格局和視野上來看待這一變化,并通過和Nutanix的合作實現了自身的“蛻變” ,為醫療行業的 “數字化轉型” 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參考,也為 “新醫改” 未來的探索與創新,更為陜西乃至中國百姓健康保駕護航樹立起了新的典范和榜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