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建設就是識別并消除網絡和業務的風險,保障網絡的合法、合規,以及業務的可靠、可信。
過去進行網絡安全建設,主要是通過防御設備劃分安全邊界,構建以隔離為基礎、以防護為核心,通過IP、端口和特征進行風險判斷的安全體系。
![](http://www.guanglexin.cn/uploadfile/2016/0606/20160606032926604.png)
IT業務復雜化,網絡更加開放,安全變得不可信任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的日趨普及,IT業務的運行和接入方式變得復雜,更多的業務開始 “流動”起來,網絡變得更開放,安全邊界變得模糊,絕對可信的安全域逐步消失。
![](http://www.guanglexin.cn/uploadfile/2016/0606/20160606033235658.png)
安全風險變得難以識別
新技術的發展和業務的開放帶來了作業效率的提升,與此同時,IT業務面臨的攻擊也變得更加復雜和難以識別:
- 新型的攻擊方式不斷出現(如APT攻擊、0day漏洞攻擊等),傳統基于靜態特征匹配的方式難以識別這些新型的攻擊;
- 基于IP和端口的檢測難以準確判斷威脅,看似合法的用戶卻可能存在風險(如內網通過身份認證的合法終端,可能已經感染了僵尸木馬程序,正在被黑客控制和利用);
- 更多的攻擊行為摻雜在合法流量中,難以判斷(如服務器主動向外連接訪問,這種看似正常的行為,實際上可能意味著服務器已經被黑客控制,正在向控制端發起鏈接);
![](http://www.guanglexin.cn/uploadfile/2016/0606/20160606033316839.png)
基于IP、特征識別安全威脅的方式,難以有效發現網絡中的風險
通過認證的用戶也存在非法行為,正常的業務交付可能存在惡意風險,通過安全設備的流量也潛藏風險。因此,傳統的基于IP、端口和特征的風險識別方式,已經無法有效判斷用戶、行為、資產是否存在風險,更無法有效的保障網絡及業務的安全性。
安全的基礎是可視
RSA2016峰會上,眾多國際一流的安全廠商一致認為,網絡安全需要“看見”。
![](http://www.guanglexin.cn/uploadfile/2016/0606/20160606033337337.jpg)
在萬物互聯、業務開放、攻擊多樣的今天,安全可視變得更加重要,只有 “看見”風險,才能有效進行預警和防御,從而保障網絡和業務的安全。在新的IT環境下,可視化是網絡安全的基礎。
深信服助力用戶網絡可視化
信服君認為,安全可視并不是簡單的風險識別和圖表統計,而是在識別多種風險要素(如用戶身份、終端類型、接入方式、接入位置、應用類型、系統版本、數據內容等)的基礎上,進一步關聯分析和管理,將安全狀況直觀地呈現出來,實現更精準的風險分析及判斷,更高效的安全運維和風險處置:
![](http://www.guanglexin.cn/uploadfile/2016/0606/20160606033400894.png)
精準的風險定位
通過對用戶、行為和業務多個維度的安全要素識別,幫助用戶全面了解IT網絡當前狀況,再通過對各種安全要素的關聯分析,精確判斷信息資產、用戶、行為三者之間的風險關系和風險現狀。比如發現海量攻擊日志中真正有害的“有效攻擊”,或及時檢測出業務系統上線、更新過程中引入的安全漏洞等。
高效的運維處置
當然,信服君認為,將安全風險精準分析出來之后,還需要把安全現狀直觀地呈現出來,比如整體網絡的安全狀況、業務系統的安全狀況、內網用戶的安全狀況等,幫助IT人員快速獲得需要運維處置的安全信息,幫助管理人員快速了解IT網絡和信息資產的安全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