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對于信息技術產業而言,個人局域網絡則變成為一種具體內容稍有差別的概念。但是,既然現有辦公環境中已經存在了本地或者局域網絡,以及用于連接外部世界的廣域或者全球網絡——因此,為什么就不能建立起一張個人可以攜帶的近距離網絡呢?
不過,除了采用藍牙之類無線技術的輔助小工具連接以外,這一概念已經在早期的個人數字助理以及移動電話上逐步消失了,最后的希望被寄托在了可以支持類似多種小工具需求的通用型移動設備的出現。
除了保持網絡連接之外,擁有多臺設備的用戶還希望哪些方面的附加服務,什么額外功能會讓人們愿意為個人集線器進行付費呢?
但由于這種想法還沒有變為現實。因此,今天絕大部分用戶不得不繼續選擇隨身攜帶更多種類的設備。這導致通用連接性成為廣大用戶渴望獲得的實際功能;畢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讓所有設備都位于同一張無線網絡之中。
現在,盡管移動運營商已經可以做到為筆記本電腦以及平板電腦安裝由無線網卡供應商提供的嵌入式移動通信模塊:但為個人所攜帶的所有移動通信設備提供全方位的網絡覆蓋依然需要在未來持續不斷的嘗試。
此外,針對蘋果iPad平板電腦全面銷售狀況的統計分析得出了一項非常有趣的結果。在所有銷售出去的iPad平板電腦中,只有約十分之一的設備似乎使用到了移動通信類型的連接。當然,如果我們考慮到很多用戶都只是將它作為休閑設備來使用,而在家庭以及公司里使用更為普遍的無線網絡連接的話,這么低的比例數字也是不足為怪的。
然而,使用率如此之低也有可能會讓支持iPad這樣設備的專用移動通信連接設備在價格方面變得無比高昂,從而導致移動通信數據處理功能的難度進一步上升。
個人無線接入點設備成可行選擇
實際上,由于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個人無線接入點設備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這也能夠說明隨著3G或者4G移動通信回程鏈路的普及以及利用單臺無線集線器連接多臺設備帶來的寶貴機遇,這讓該設備已經變成了一種不僅非常簡單而且效果十分突出的實用選擇。
但從理論上看,由于移動電話可以支持無線網絡,因此用來建立個人熱點屬于一種十分常規的做法;不過,這一設想在用戶看到移動運營商為個人熱點制定出的高昂收費標準后就會馬上打消起來,移動運營商似乎非常厭煩多臺設備共享同一移動通信連接的做法;即便這些設備都屬于同一用戶,但只要不能直接收費,所面臨的實際情況就不會有所改變。
個人局域網絡將帶來附加價值
相比拘泥所有使用時間以及數據傳輸過程都需要付費的錯誤心態,正確的做法還應該是找出個人局域網絡能夠提供的額外附加價值。除了保持網絡連接之外,擁有多臺設備的用戶還希望獲得哪些方面的附加服務,什么額外功能會讓人們愿意為個人“集線器”買單?
這幾年的時間里,某些基于常規硬件集線器的創意已經得到了實施——存儲或者統一消息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但對于今天絕大多數的用戶來說,基于云模式的常規服務才未來值得期待的產品。
盡管這些服務可以利用移動集線器的硬件功能來給用戶帶來更多的附加價值——舉例來說,作為備份電源、共享電池、共享身份或者身份驗證令牌等設備來使用——但這里的關鍵問題卻是如果沒有來自運營商的全力支持,此類功能都將很難實現。
不過,有個問題是可以預見的,就是運營商在進行推廣及銷售基本通信設備時沒有利潤或者利潤很低——目前看來,除非像思科和華為這樣的網絡設備廠商都開始大量制造3G USB轉換器或無線路由器,否則實際價格不可能迅速得到降低。
隨著時間的推移,運營商針對同一用戶所擁有的多臺設備在進行連接時收取額外費用的做法將會帶給用戶更大的反感,而不是更高的用戶忠誠度以及產品附加價值,所以目前所需要的就是采用一種更好的方式。
家庭移動通信基站呈現優勢
有人曾認為另一種類型的固定式移動通信集線器:家庭移動通信基站,或許將具有遠遠超出一個通信中繼的簡單作用,而是可以提供其它方面的附加功能以及應用。除了為室內無線網絡提供支持之外,由于這種接入點還可以獲知移動用戶到家或者離開的精確時間,從而就為遠程監視或控制等方面的外部連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盡管這種家庭移動通信基站作為應用平臺來使用的概念模式依然需要來自現實環境的進一步驗證,但它還是可以作為類似移動平臺增加價值方案的基礎:一個基于應用的開放軟件平臺,可以運行在個人局域網絡集線器設備或者家庭移動通信服務器之上。這就意味著,該設備就需要向用戶證明它可以提供除了移動通信連接之外的其他附加價值。
畢竟,如果便攜式資源中可以包含連接、電源、安全存儲或身份識別等實用功能在內的小工具集合,運行本地網絡應用程序的平臺就不僅可以吸引到個人,而且能夠引起運營商的熱切關注。如果其中采用到開放模式的話,甚至連應用程序開發人員都有可能會選擇加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