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數據與云計算時代的到來,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云數據中心以及對虛擬化的進一步應用都是最熱門的話題。而筆者認為,這一切的基礎都要有存儲做保障,而傳統存儲設施以及跟不上現實需求。面對這一現狀存儲廠商應該何去何從?下面就具體分析。
云計算和虛擬化的首要目標是創造一個數據中心,能夠更加適應業務需求,使技術成為一個競爭武器,而不是一個成本中心。存儲在這一轉變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從而可以讓這些IT創想成為現實。
存儲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令人頭痛的的難題。譬如:配置、績效管理、擴大存儲、數據保護等。解決這些難題的關鍵是創建一個存儲值的基礎設施,它有三個步驟: 虛擬化存儲、自動存儲,和云擴展存儲。今天將著重講解存儲虛擬化,另外兩個步驟我們將在下一個專欄再做介紹。
存儲虛擬化可以采取兩種形式。首先,存儲管理過程如設置、LUN創建和RAID配置可以虛擬化成為存儲系統的一部分, 這樣就不用處理單個的硬盤問題。
配置任務是存儲管理的難題之一, 而虛擬化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一難題。虛擬化只需要存儲管理員或應用程序所有者簡單地撥一撥所需的存儲量, 并將存儲量到輸入到一個主機或虛擬機,剩下的交給后臺的存儲軟件負責就行了。
第二種類型的存儲虛擬化是建立在上面提到的所需的存儲量之上, 并將其拓展到多個存儲平臺, 即使這些存儲平臺來自不同的供應商。也就是典型的數據中心存儲基礎設施。顯而易見的是沒有一個存儲解決方案可以解決所有的數據中心的存儲需求,尤其是這些不斷發展著的數據中心。
而多個存儲解決方案的需求又將引發存儲管理的又一難題。要同時管理來在多個存儲供應商的多個存儲系統很浪費時間且容易出錯。存儲硬件虛擬化可以提供一個集中管理和數據服務平臺,從而可以解決這一難題。這些解決方案增加了硬件存儲的靈活性,并且能夠統一操作,以便所有任務都以相同的方式執行,這樣可以減少管理時間和錯誤。
遠程存儲云在存儲虛擬化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最近的一次“調優的云主存儲器”的測驗中,我們發現云存儲軟件通常需要利用一個混合模型的本地緩沖來提高性能,但遠程云存儲的利用價值幾乎是無限的。云軟件通常會使用任何可用的存儲系統,然后呈現同樣的“撥號”配置。它可以聯同其他存儲虛擬化的解決方案來制定一個完全統一的本地/遠程存儲方案。創建存儲值基礎設施的最后一個步驟就是利用存儲自動化以及云存儲自帶的數據保護和災難恢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