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IT風云,從技術推動到商業模式驅動下的市場環境不斷變化,從1975年起計算機技術的革命開始,以微軟、蘋果為代表的技術型轉變開始讓人類走上人工智能的道路,在此后的二十年中微軟牢牢地站在技術領軍的位置。直到1998年一位年輕的互聯網帝王Google橫空出世,一場以商業模式為主導的IT次時代到來,云計算商業模式席卷全球,然而僅僅過了五年,2012年由于技術革命與商業模式創新長達三十年的積累效應,大數據的時代來了。
由于數據的龐大堆積,在全世界以電子信息為主的數據流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這個增速在終端設備的加速智能化進程中還在不斷提速,最直接的表現就是IPv4地址告罄,43億終端網絡地址用盡從側面反映了數據洪流的大小已成為天文數字。
現在很多機構希望通過數據能夠預測或者檢驗自身的工作,在數據運用上還處于摸索階段,使用的工具也不是那么系統規范。例如有的醫療機構通過Google搜索反饋,得知某一地區將會發生大面積疫情要比實際疫情發生早兩周時間;又例如某一暴力機關通過連續多年來的數據積累,可以預見在城市某一時間、地區范圍內犯罪率增高,從而提前部署警力,防微杜漸;又比如某知名企業的高管在面試應聘者后只要了應聘者的博客和微博名,然后通過多年來應聘者的博客和微博內容決定是否錄取,這就是數據展現給我們的力量。
通過這些實例不難看出數據的噴發效應已經可以幫助個人或企業在某些方面可以未雨綢繆,而且隨著數據量的不斷增加,這種預測和判斷會越來越準確,那么對于很多企業的前端管理系統而言,對市場的預測和把控顯得尤為重要,最典型的失敗案例莫過于Nokia,Nokia是最早掌握觸控屏技術的手機制造商,當iPhone1出現在北美市場上并且獲得相當可觀用戶數的時候,Nokia卻對于競爭對手的數據視而不見,因此也造成了一代手機傳奇的隕落。
對于前端管理的行家Salesforce來說,云計算成就了他,而大數據將他推向了前段管理的王座,在全球范圍內進行CRM的鋪設確實讓Salesforce掌控了這個市場動向,比競爭對手更早的洞悉客戶需求,更快的反應速度,迫使SAP、Oracle及微軟等巨頭不得不站在一起來對抗Salesforce。
在國內市場中,Salesforce并沒有成功侵襲中國企業的前端管理,反而是本土化的CRM廠商群雄逐鹿。XTools作為國內最早的在線CRM服務商,在國內CRM角力中獲得一絲先機,相比傳統CRM軟件,在線CRM獲得的信息量更大,并且與互聯網的接入可以使XTools以及CRM的用戶們第一時間采集、獲取最新的市場數據,這些數據包括文字、照片、視頻、地理位置等,并且隨著智能終端的互聯網化,XTools CRM的信息獲取途徑和準確度越來越準確,通過這些數據的海量搜集以及相關數據的集中獲取,就可以做出市場動向和市場活動的預判。
而傳統的CRM企業在大數據這一問題的處理上相比于互聯網企業稍顯遲鈍,首先對于數據的更新上,就有關鍵的短板,往往這種信息的滯后出現在2周到半年不等,這與產品的靈活性相關度較高。類似于用友、金蝶這樣的有非SaaS型的CRM產品而言,從獲取市場數據到技術研發,再到市場推廣,相比其SaaS型的CRM而言有明顯的滯后,用戶的體驗不過關直接導致利益鏈無以為繼。
整體來看,國內CRM廠商所受大數據的影響還不大,這與在線CRM的發展歷程較短有一定關系,但是隨著數據量的成倍增長,這種影響肯定愈加表面化,很多CRM的企業包括XTools在內都還處于對大數據的探索階段,目前還沒有完整的解決方案。
相信互聯網的快速更新必然會督促國內CRM廠商盡快發覺大數據的影響,從積極地方向找到CRM在大數據時代可以有哪些作為,CRM為用戶又能提供怎樣的新數據處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