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平臺的性能提升,需要PC硬件性能的全面發展,只單獨提升少數硬件的性能,最終結果就是產生木桶效應。在CPU和GPU處理性能大幅度提升的現在,計算機中至為重要的存儲設備,其存儲容量與讀寫速度已成為計算機硬件發展的短板,直接影響計算機性能的提升,成為計算機發展急需突破的瓶頸。而目前的主流存儲設備有兩種,擁有大容量存儲的HDD機械硬盤,但讀寫速度已跟不上CPU和GPU的數據處理速度;擁有高速讀寫性能的SSD固態硬盤,卻因價格原因,未能將大容量產品普及到市場。
H77芯片組架構圖
為了解決這一計算機硬件發展的短板,Intel發布了SRT智能響應技術,通過將SSD和HDD的混合存儲,互相彌補高速和大容量的缺點,其中HDD用于存儲,而SSD則用于加速。此外在SSD容量選擇方面,建議的SSD容量不小于18.6GB,最大容量為64GB,而這種存儲容量SSD固態硬盤的價格,正是主流容易接受的。
SRT技術特點
相比傳統的HDD和SSD解決方案,SRT智能響應技術具備性能、高效率和易使三個特點。因為使用SRT方案在具備HDD容量的同時,幾乎能達到等同于SSD的響應速度,相比傳統的HDD性能提升多達60%以上。且通過實時緩存可以智能改善HDD的性能,而SRT的高度兼容性,可以平衡所有HDD/SSD系統的傳輸。在應用方面,對于連接的設備沒有任何要求,只要是SSD和HDD連接在原生SATA/mSATA接口上就可以實現SRT,安裝系統前只需簡單的BIOS設置,并在系統安裝完成后,通過驅動的加載和設置,就可以輕松組建SRT系統。
實戰SRT智能響應平臺搭建
由于SRT智能響應技術,是通過將SSD和HDD的混合存儲的方式,發揮各自的優勢,彌補相互的缺點。因此在平臺硬件選擇過程中,除了存儲設備需要選擇搞性能的SSD和大容量的HDD之外,在主板方面,選擇支持SRT智能響應技術,并能完美兼容SSD和HDD的產品是比不可少的。
測試使用的H77主板
因此在本次搭建SRT智能響應平臺中,采用了雙敏UH77GT全固態EVO版主板,產品具備4個SATA接口和1個mSATA接口,在組建平臺硬件過程中,將HDD接主板SATA接口,并將一顆64G容量的SSD固態硬盤接到其中的mSATA接口,通過軟硬件設置,來完成SRT平臺的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