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很喜歡他們的消費級電子設備,從Android智能手機到iPhone再到iPad,他們將這些設備用于工作,并遵守公司新制定的企業政策BYOD,或者說攜帶自己設備到工作場所。
BYOD基本上意味著用戶擁有該設備。為了訪問企業數據、電子郵件和應用程序,用戶經常需要放棄對設備的某些權力,例如當設備丟失或者被盜時,公司將有權清除設備所有數據。此外,公司每月都會為員工提供無線津貼。
據稱,企業能夠從兩個方面從BYOD獲益:企業節約了資金,因為他們不需要花錢購買設備,并且,由于員工總是攜帶他們的“工作”手機(包括下班時間和周末),這無疑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也就是說,使用BYOD智能手機的員工不能夠選擇關閉企業手機。
然而,這兩方面的好處飽受爭議。
在節約成本的問題上,Aberdeen Group發現,擁有1000臺移動設備的公司平均每年需要多花17萬美元,因為當他們使用BYOD的方法時,他們需要花費更高的成本報告處理費用。
在員工生產效率方面,優勢更加大一些。Aberdeen Group分析師Andrew Borg表示,BYOD員工“更有可能隨時隨地帶著他們的設備,不僅僅只是工作時間內,這意味著他們將有更多時間參與工作”。
Netswitch公司首席執行官Stanley Li表示,但并不總是這樣。Li已經幫助很多企業來部署BYOD項目,包括VMware公司,該公司要求所有員工都持有一部BYOD智能手機,其首席信息官Mark Egan表示通過BYOD政策,今年該公司將節省七位數字。
Li表示,問題在于很多使用BYOD智能手機的員工經常去國外度假,而這可能對員工生產效率產生相反的效果。
Li曾經與其他公司的朋友(其中包括VMware高管)去國外度假,他發現很多人都拒絕支付全球漫游費用,因為這是非常昂貴的服務,Li曾兩天內花了200美元的全球漫游費。
在BYOD趨勢之前,員工可能會攜帶他們的企業電話去度假。由于這是公司資產,公司會自動支付全球漫游費用。員工會在度假期間“簽到”,并工作幾個小時。例如,關鍵項目的高級工程師能夠通過電子郵件和相關應用程序隨時隨地了解項目最新進展以及及時處理相關事宜。
在BYOD之下,員工可能會通過本地SIM卡或者無線熱點來接入網絡,但這只是偶爾發生。公司不會為BYOD手機支付全球漫游費用,因為該員工是在度假(當然,除非該員工的職責是“隨叫隨到”)。
具有最高限額的每月津貼不會涵蓋漫游費用,員工最好在度假之前與公司協商全球漫游費用,或者自己來支付全球漫游費。
“員工會認為,我正在度假,我不想再處理工作的事情了,”Li表示,“這將降低工作效率,并影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