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運行在網絡計算環境中的關鍵業務應用日見增多,企業客戶對IT系統的管理需求正與日俱增。面對IT系統監控和IT運維管理市場的日趨成熟,形形色色的軟件開發商和系統集成商和將目光瞄準了網絡系統管理軟件的開發和推廣。縱觀國內市場上的各種網絡系統管理軟件,按其產品的使用特征和部署架構,可以分為工具級產品和平臺級產品兩大類。
一類是傳統的網管軟件廠商基于陳舊的NMS(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理念推出的各種網絡管理工具和系統管理工具,另一類則是四大國際廠商所把持的大而全的IT系統管理平臺,而摩卡軟件公司新進推出的涵蓋網絡管理、IT服務管理、IT運維管理的三位一體化的綜合IT運維管理平臺正位列其中。
一、工具與平臺的定義
工具類軟件通常是為了解決網絡管理領域當中的某個具體的技術問題應運而生,僅僅是“頭痛醫頭、腳疼醫腳”式的管理,缺乏全面的IT運維管理視角,缺少流程化的事件處理機制和IT運維管理體系,也不提供企業級的統一管理門戶,無法實現面向企業整體IT基礎設施的全局化管理。
平臺級軟件是遵循隨ITIL的最佳管理實踐,為企業用戶提供基于IT運維流程、以服務為導向的業務服務管理和IT運維管理支撐平臺,其產品功能涵蓋了網絡拓樸管理、設備管理、可用性管理、性能管理、配置變更管理、事件管理、告警管理、日志管理、網絡流量管理和操作審計等方面,已大大超出最初的狹義網管軟件的范疇,最終幫助企業的IT部門實現IT管理的規范化、流程化和自動化。
二、工具與平臺的區別
網絡管理工具與運維管理平臺的差別主要體現在產品的設計理念、管理領域、部署架構三個方面。
首先在產品的設計理念上,工具類產品設計的出發點是用來分析網絡系統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故障現象。其產品的重在分析問題,而并不涉及問題征兆的提前發現和問題根源的徹底解決,無法為用戶提供完整的IT運維處理流程的管理。平臺級產品則是從IT運維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出發,面向事故和故障的發現、追蹤、分析、定位,直到最終解決的閉環的處理過程。Mocha BSM作為IT監控和運維管理的平臺,使所有的事故處理和服務請求都形成了嚴格的閉環管理:在問題發生之前,盡可能通過潛在征兆進行事前預警;在故障發生之后,通過規范化的IT運維流程處理機制,使故障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并可對問題處理的每一環節進行追蹤。
其次在產品的管理領域上,工具類產品依然遵從傳統陳舊的管理概念,從技術元素的角度出發,將產品分割為網絡管理工具、系統管理工具、針對不同應用的管理工具、性能管理工具等。平臺級產品則是建構在E-Tom國際標準的OSS模型之上,實現了ITIL流程框架下的經典管理流程,包括問題管理、事故管理、配置管理、變更管理、發布管理、可用性管理、服務水平管理、能力管理、可持續性管理等,而工具類產品的管理領域往往只能涉及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方面,管理領域的局限性較大。
再次在產品的部署架構上,工具類產品將數據采集、處理、展現等層次功能合為一體,沒有做功能及界面拆分,無法實現真正的分布式部署。工具類產品在對IT資源的監控上,也沒有管理模型的設計,用戶在數據采集、信息處理、界面展現等方面有個性化要求,均需要大量的二次開發工作量。平臺級產品由于采用了CMS (Central Monitoring Server)、DMS (Distributed Monitoring Server)三層的分布式架構,支持管理架構的縱向與橫向擴展,不僅可實現大規模網絡節點的統一管理,當網絡不同區域被防火墻分開時,也能實現管理數據的正常傳輸。在資源模型的設計上,平臺級產品基于J2EE(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標準,采用面向對象技術,將所有管理資源作為管理對象(Object),使用XML技術將管理對象的指標、事件、狀態等特征抽象為可動態更新的、仿真真實對象的系統資源模型,為所有的被管理資源提供了統一的、相似的管理模式。Mocha BSM通過資源模型的架構,可以使復雜網絡計算環境中的眾多被管理對象能夠平滑地協同工作,屏蔽資源管理的復雜性和差異性。
三、Mocha BSM做為業務管理和IT運維管理平臺的優勢
Mocha BSM 作為企業級的綜合IT運維管理平臺,通過Portal的統一展現,對基礎架構和應用系統進行全面監控;提供服務的端到端響應時間管理,可量化的衡量服務請求的響應時間和服務質量,從而不斷改善用戶體驗;遵循ITIL流程框架,將IT運維工作納入IT管理流程,幫助IT管理員從被動式響應向主動式服務轉變,幫助IT部門把ITIL理論的優勢落實到運維管理的實處;通過科學的報告報表分析,使用戶能夠可視的了解IT 基礎架構與業務服務之間的變化關系,最終建立業務服務管理,實現企業IT系統的持續優化和長期規劃。
#p#副標題#e#
基于綜合運維管理平臺在上述方面的特點,與工具類產品相比,Mocha BSM集網絡管理、IT服務管理、IT運維管理三位一體的管理平臺,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開放的管理體系架構,便于系統擴展升級。
基于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J2EE)開發,可以在Tomcat、Weblogic、WebSphere多種Java容器上運行。由于Java的跨平臺特性,Mocha BSM支持在Windows、Unix、Linux多種操作系統上安裝運行,是國內唯一可在Unix平臺上穩定運行的IT管理軟件。
采用標準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JDBC)接口,系統數據存儲支持所有主流數據庫,包括MySQL 5、Oracle 9i/10g等。
采用全模塊化功能結構設計,使產品的管理平臺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可伸縮性,并可與Mocha產品家族的其它產品(如Mobile Access、Mocha Search等)進行集成,滿足更為廣泛的客戶需求。
從業務視角管理IT,實現業務運營與IT運維雙贏。
通過Dashboard把企業各項業務系統與所依賴的IT組件(網絡/主機/應用)和所相關的部門關聯連一起,提供直觀可視化的管理視圖,有助于IT部門和業務部門的良性互動。業務發生故障時,業務管理員通過事件相關性分析能及時了解IT故障所影響的業務系統、所涉及的業務部門和故障嚴重程度;IT管理員通過事件根源性分析可以從大量的事件告警中排查故障根本原因,確定業務恢復時間。
量身定制的IT運維管理,快速適應業務發展變化。
#p#副標題#e#
Mocha IT運維管理(Mocha ITOM)從人員、技術和流程三個方面提高企業IT運維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并達到以下目標:
標準化——基于ITIL流程框架,為企業構建最佳的IT運維流程和管理平臺。
流程化——提供可視化的流程及表單設計工具,將工單、表單與流程相綁定,確保運維工作流程均可正確流轉及復用,提升運維工作效率。
自動化——基于ITIL的流程框架,將事件與IT流程相關聯,一旦被監控系統發生性能超標或宕機,Mocha BSM會觸發相關事件以及事先定義好的流程,可自動啟動故障響應和恢復機制。自動化工作平臺還可幫助管理員完成日常的重復性工作(如備份,殺毒等),提高運維自動化水平。
監控信息的統一展現與首頁的個性化定制
Mocha BSM作為第三代網管產品,采用信息門戶技術,實現了管理過程中的三個統一:
統一訪問界面——采用了統一的界面及功能設計,用戶只需掌握了一種資源在系統中的監控方法,即可觸類旁通。通過SSO(單點登入)實現了用戶多套管理系統的統一訪問入口,無需用戶使用多套帳號口令,增強了企業信息系統的安全性。
統一資源管理——集成企業現有LDAP,提高現有系統的可復用性;提供用戶管理以及權限信息,通過角色將頁簽訪問權限與資源訪問權限相關聯,實現對系統的統一管理與維護。
統一信息展現——整合第三方監控系統,提供覆蓋所有監控內容的統一頁面展現。所有監控管理均在Mocha Portal中進行,省卻了大量界面切換工作,提高了運維效率;針對不同角色的管理人員,提供各取所需的不同內容。比如為部門經理提供服務儀表盤,輔助IT決策,為IT管理員提供資源可用性與性能指標,確定資源狀態。
Mocha BSM通過Portlets設定,可為系統首頁定制不同展示視圖和頁面布局,滿足各類角色的管理需求。系統內置豐富的Portlets(8種類別,30個可配置Portlets)供首頁展示之用,可直接在系統管理中設置,無需二次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