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當前的國家安全和基礎設施的安全應急體系中,并沒有把信息網絡應急納入國家應急體系之中。我們強烈呼吁把信息網絡應急體系納入國家應急體系中。其理由如下:
我國政治、經濟、產業、社會和文化的信息化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有些領域,沒有信息化,已經無法從事正常的服務業務。2008年我國南方的大雪和凍雨災害,再一次證明了將信息化應急體系納入國家應急體系之中的重要性。國家信息化應急體系的建設不僅關系到政治、經濟、產業、社會的正常運轉,還關系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的根本穩定。
為了提高信息化的綜合效益或者效益的最大化,我國許多行業與領域的信息化的運營體制是集中模式,而為此配套的災害備份、業務連續性和服務保障體系還十分脆弱。應對應急和重大事件的基本的信息基礎設施還非常薄弱,需要統一規劃、部署和建設,我國信息化的災害和重大事件的應對能力需要有效提高。
我國基礎設施的信息化體系的應急沒有標準的問題十分突出,需要盡快改變。
我國的信息網絡應急體系的產業需要在實際中大力扶持。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我國的信息化安全應急服務市場卻令人擔憂。主要表現在大部分服務市場被國外公司占據,信息安全市場利潤由外國公司占據。而我國信息安全企業在信息安全服務中不贏利,甚至許多用戶要求我國的信息安全企業提供長期的免費服務。我國某些部門的信息安全認識還存在嚴重問題。歷史的教訓要不能忘記,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到目前為止時間里,我國出現的歷次災害、重大應急事件中,所有的外國公司都不提供必須的業務與系統服務,甚至有些公司,還從事直接危害我國安全事情,有的關閉公司相關業務,更不要說安全服務。與此相反,在十幾年中,在關鍵時刻的安全維護和服務都是我國信息安全產業的企業承擔的。這些外國公司從來也沒有把中國的網絡安全作為自己的責任。所以必須要建立扶持信息安全產業自主創新發展政策法規和項目建設扶持制度,要支持我國自主可控信息網絡應急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