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現象]
一次辦公局域網進行升級,以Inter Express 550系列三層路由交換機為主要來進行搭建。由于這個系列的路由交換機分為網絡交換,路由設備,可以完成網絡分段、路由(550T或550FX)以及高性能的二層網絡交換(510T、520T)等功能。因此在設計時,就將兩臺inter Express 550FX交換機(兩個模塊插槽+8個100Mb/s的Fx端口)與一臺inter Express 550T交換機(兩個模塊插槽+8個10/100Mb/s的TX端口)堆疊,并使用兩塊單口堆疊模塊和一塊6個堆疊口矩陣模塊。在安裝前查閱設備說明書,發現在inter Express 550FX交換機的兼容,模塊列表中沒有6口矩陣堆疊模塊,而在inter Express 550T交換機的兼容模塊列表中則有。于是在實際操作中就把6口矩陣堆疊模塊插入到inter Express 550FX交換機中,而將兩塊單口堆疊模塊插入inter Express 550FX交換機中。連接完成后啟動發現,從管理軟件Device View中只能找到一臺inter Express 550T交換機,而另兩臺inter Express 550FX交換機并沒有沒系統識別。此后用串口配置線為兩臺inter Express 550FX交換機都配置IP地址,然后通過已經識別的inter Express 550T中檢測與其他兩臺交換機的連通情況,發現無法正常連通。通常情況下,采用兩塊單口堆疊模塊和一塊6個堆疊口矩陣模塊的堆疊方式在不需要配置的情況下都可以正常連通,那么出現這樣的問題難道是因為設備已經被損壞嗎?這種可能我已經明確排除了,因為這些設備是新采購的,而且在采購時也進行了檢查,并沒有問題。看來,又是一道難題,我得仔細考慮了。
診斷過程
從上面的故障現象來分析,有多種原因可能會導致故障產生。
第一、 6口矩陣堆疊模塊出現故障,從而導致連接失敗。
第二、 inter Express 550T中的插槽出現故障,使得6口矩陣堆疊模塊不能正常工作。
第三、 堆疊電纜損壞,導致連接失敗。
第四、兩塊單口堆疊模塊都出現故障。
第五、 兩臺inter Express 550FX都出現故障。
第六、其他不可測因素。
我另外找到一臺inter Express 550T交換機,將兩臺Inter Express 550T交換機都插入單口堆疊模塊中,連接一條堆疊電纜,然后再次啟動進行檢查。這時我發現網絡已經連通,即堆疊已經成功,則Inter Express 550T交換機以及兩塊單口堆疊模塊都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然后再更換另一條堆疊電纜連接 測試發現也能夠連通成功,這證明兩條電纜也沒有出現故障。
又將一臺Intel Express 550FX交換機插入單口堆疊模塊。與一臺也插入單口堆疊模塊的Intel Express550T交換機進行堆疊,之后進行檢測發現網絡連通成功。再更換為另一臺Intel Express 550FX交換機與Intel Express550T進行堆疊,可以發現網絡也能夠成功連通。可以判斷當前的兩臺Intel Express 550FX交換機均工作正常。之后,將一臺Intel Express550T交換機換裝上6口矩陣堆疊模塊,和另一臺Intel Express 550T交換機進行堆疊,檢測發現也可以連通。
接著將一臺Intel Express 550T交換機和一臺 Intel Express 550FX交換機都堆疊到裝有矩陣模塊的一臺Intel Express 550T交換機中。測試發現,兩臺Intel Express 550T交換機能夠互相連通。但系統卻無法找到Intel Express 550FX交換機。這時,可以認為引起故障的原因就是當前所使用的這臺Intel Express 550FX交換機。但從檢查結果分析,這臺Intel Express 550FX交換機只是對使用矩陣模塊堆疊不能完全兼容,而不是設備本身出現了物理上的故障。
我突然想起,由于國際上關于網絡的新標準層出不窮,而一些舊標準也不斷得到修正,因此Intel 公司為550系列交換機陸續開發了多種擴充功能模塊,為了能夠支持這些新的標準和模塊,用戶需要及時了解所使用的具體型號交換機的固件(Firmware)的更新情況,并及時進行升級。自VER 2. 42起,固件程序新增了對6 口矩陣堆疊模塊和千兆以太網模塊的支持。
果然,我發現兩臺Intel Express550T交換機的固件版本為VER 2.42,而兩臺Intel Express550FX交換機的固件版本均為VER 2.02,因此由于固件版本不兼容,導致Intel Express550FX交換機根本無法識別聯接的6口矩陣堆疊模塊。看來,解決的方法就應該是根據需要對它的固件進行升級了。
通常情況下,對Intel Express550FX交換機固件的升級方式有如下兩種:
1.通過Intel設備管理程序Device View在圖形界面下升級。
操作方法:在控制臺中點選一臺欲升級交換機,然后在菜單中依次選擇“DEVICE”→“FIRMWARE”→“UPGRADE”在出現的窗口中直接單擊”NEXT”,然后在出現的對話框中根據交換機的型號選擇適當的升級文件。這時,系統會自動開始對交換機固件進行升級。
這是Intel公司推薦的升級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新升級的交換機固件,通常會增加一些新功能,這些功能使得舊版本的Device View無法很好地支持,因此建議在完成固件升級之后也將Device View升級到最新版本。
2.如果在升級過程中因為停電,網絡中斷等因素導致升級失敗,那么儲存在Flash Memory中的舊操作系統將會被破壞。此時由于新的操作系統并沒有完全升級成功,將導致又換機不能正常運行,也就無法使用Device View來進行管理并升級了。此時就需要進行故障恢復,這也是對固件的另一種升級方法。
首先,設置一臺TETP_(信任FTP)服務器(這可以通過Device Vew 2 .1.4完成,其中內置有這一項功能),將固件升級文件拷貝到發布目錄中。
然后,通過配置專用串口線將交換機連接到一臺Windows 98工作站中,并啟動“超級終端”功能 。
接著,續按住“Reset”鍵8~10s,此時“超級終端”將顯示進入系統維護模式。
之后,使用“Tftp”命令,從服務器下載升級文件,命令格式為“tftp filename ownip tftpip [gatewayip]”。
稍后,系統將顯示正在下載固件升級文件,固件升級正式開始。
我就用第一種方法完成了對交換機固件的升級,完成升級后,系統將把設備參數恢復到出廠時設置的狀態,不過當初配置的IP地址沒有發生變化,這給我重新進行設置帶來了方便。
解決了問題,我終于松了一口氣,看似復雜的問題其實解決起來并不困難。不過想不到的是,小小的固件也能把網管攪得暈頭轉向。不光是交換機、路由器等設備的固件需要隨時更新,就是對于局域網中使用的工具軟件也不能掉以輕心,正所謂小病不醫也能成“虎狼”啊。
排除心得
目前的交換機多數支持堆疊功能,使對交換機的應用和管理更加方便,但對于堆疊的幾臺交換機來說,它們的固件版本號必須相同,否則堆疊會不成功。另外對于較新的交換機固件版本,它可以讓交換機識別較新的設備,并可以實現如MAC地址與端口綁定等新的功能。即在特定的端口只能用指定的計算機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