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由器的組成
目前常見的路由器從結構上可以分為固定端口和模塊化結構兩種。固定端口通常被一些低端路由器采用,這類路由器的端口數量和類型都已經固定,通常端口數量較少,路由器的處理能力較低。這種結構的路由器價格低,比較適合規模較小的網絡使用,如小公司或大中型公司的分支機構。模塊化的結構一般被中高端路由器所采用。它通常在機箱上預留槽位,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配不同類型的接口卡,在高端路由器中處理器也做在板上,可以插在機箱的插槽中,這種板一般稱為引擎,而機箱中除電源與風扇外只有作交換用的背板。這樣用戶不僅可以選配接口卡,還可以為路由器選配不同的引擎,從而定制具有不同處理能力的路由器。
無論路由器的物理結構如何,路由器的邏輯結構通常都是相似的,而這也正是網管員對路由器進行維護與配置時所關心的。
●處理器。路由器的大腦。與計算機的CPU的功能相似,主要完成對整個設備控制功能。
●DRAM。動態存儲器。相當于PC中的內存。路由器工作時代碼和數據存放的地方,一旦斷電或系統重新啟動,所有的內容將丟失。
●Boot ROM。只讀存儲器。這個存儲器的內容是在出廠時編好的,主要是一些最基本的啟動代碼。這里面的內容在出廠后就不能再改寫。
●NVRAM。一種電可擦寫的存儲器。寫數據的速度較慢,但掉電后,里面的內容不會丟失,可以永久保存。通常存放系統軟件,平常使用時不需要向里寫數據。必要時(如系統軟件升級),也可以對里面的數據進行更新。
●Flash。與NVRAM 類似,也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不過它通常用來保存配置文件。
●系統軟件。系統軟件是路由器工作的軟件平臺(在Cisco的產品中稱為IOS),它雖然沒有具體的物理形態,但在整個路由器系統的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許多問題都與它有關。
以上對路由器的有關部分作了一個簡單的介紹,正確認識各個部分的功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從而快速有效地確定故障的范圍,減少盲目性。
2.路由器常見故障分類
在路由器出現的故障中,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硬故障,一類是軟故障。這里的分類方法并沒有嚴格的標準,只是為了方便而已,在實踐中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硬故障。我們把路由器本身部件存在問題的情況歸在這一類里。常見的硬故障通常表現在硬件上,一般有這么幾種。
1)系統不能正常加電。表現為當打開路由器的電源開關時,路由器前面板的電源燈不亮,風扇不轉。這時要重點檢查電源系統。看供電插座是否有電,電壓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如果供電正常,應該檢查電源線是否完好,接觸是否牢靠,必要時可以換一根,如果還不行,可判定問題應該出在路由器的電源上。檢查路由器電源保險是否完好,若燒了應該更換。若還不行只好送修。
2)部件損壞。這類情況在硬件故障中是比較常見的一類。這里的部件往往是接口卡。表現為當把有問題部件插到路由器中時,系統其他部分都工作正常,但無法正確識別有問題的部件,這時往往是因為部件本身有問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部件可以被正確識別,但做完配置后(保證配置正確),接口就是不能正常工作,這往往是因為存在物理故障。要確認以上這兩種情況,最好用相同型號的好的部件替換懷疑有問題的部件,就可以確認問題是否存在。
3)系統軟件損壞。這種故障似乎應該歸入軟件故障,但由于這種情況往往是路由器本身存在的問題,且與硬件緊密相關,我們不妨把它歸類于此。以Cisco的路由器為例,如果路由器開機后總是進入rmon狀態,這往往說明系統軟件IOS存在問題,不妨將IOS重新寫一遍。
4)其他。這里所要提到的是這樣一些情況,有時我們在對系統軟件進行升級時,發現 系統無論怎樣也不能完成升級。這時不妨檢查一下所要升級的軟件的大小是否超過了路由器的NVRAM的容量。如果超過了,則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升級,這時應該先擴充NVRAM的容量,再升級系統軟件。這個問題容易被忽略。
(2)軟故障。
1)功能無法實現。在有些時候,用戶要作某些特定的配置(如NAT),反復檢查后,確 認配置正確,可相應的功能就是實現不了。這時先不要懷疑設備有問題,最好先找一找系統軟件的版本號,并查找相關的說明,看一看所使用的軟件的版本是否支持這個功能。因為路由器的系統軟件往往有許多版本,每個版本支持不同的功能。如果當前的軟件版本不支持這個功能,那就應該找到相應的軟件,先進行升級。
2)網絡規劃存在問題。還有些時候,配置似乎沒有問題,可路由器就是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工作不穩定,總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這時先不要急著反復調試,不妨回過頭來看看用戶的網絡規劃,看看是不是有問題。例如是不是有重復使用的網段,網絡掩碼的計算是否正確等等,問題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3)配置問題。這種問題是最常見的,就是配置的確存在問題,例如線路兩端路由器的參數不匹配或參數錯誤等等。這種情況只要認真細致地查找,總可以解決,這里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