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file/2020/0723/20200723042455687.jpeg)
數據中心–無名英雄
全世界的數據中心都在后臺全天候工作,而我們一直在忙于使用即時通訊程序或在Netflix上狂飲觀看互聯網。不久以前,世界各地的數據中心更像是一個處理和存儲空間。但是,隨著云,大數據和分析技術的到來,數據中心終于在IT世界中占據了中心地位。
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
但是什么是超大規模數據中心?
顧名思義,超大規模是一種以超高速度擴展以滿足超級需求的能力。它是一種擴大規模的能力,以應對日益增長的需求。超大規模需求意味著快速有效地增加容量的能力,其中優先考慮向市場的速度。具有最佳性能的增加的空間,功能、計算能力、內存、網絡基礎架構和存儲資源是通常定義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方式。
例如,雖然數據中心(DC)可以支持數百個物理服務器和數千個虛擬機,但超大規模設施將能夠支持數千個物理服務器和數百萬個虛擬機。如果IDC將至少5,000臺服務器且總大小不少于10,000平方英尺的設施定義為超大規模設施,則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規模和面積通常要大得多。
給您一個視角,微軟位于華盛頓州昆西的超大型DC擁有24,000英里的網絡電纜,幾乎可以繞地球運行,而新加坡的Azure數據中心則是它的兩倍,并且具有足夠的混凝土空間建立從倫敦到巴黎的人行道。Facebook正計劃在新加坡建立一個超大型數據中心,其高度為11層,面積為180萬平方英尺。Yotta將啟用印度最大的數據中心,該中心的面積為820萬平方英尺,擁有7200個機架。
超越規模
除了龐大的規模外,超大規模DC的最大優勢之一就是向上的可擴展性。對于一個快速增長的舊系統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另一方面,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將能夠以最小的麻煩有效地處理水平或垂直縮放。它將改善最終用戶的正常運行時間和加載時間,并運行大量工作負載,這些工作負載也很容易消耗大量電能。超大型DC中添加了分析和機器學習的頂層。
由于效率是超大型DC的要求,因此自動化是不可避免的。通常,構建和操作這些DC的公司非常關注自動化和自我修復過程。這樣創建的系統受到控制和自動化,以至于環境中不可避免的中斷和延遲將自行糾正,從而提高了數據的效率。
能源效率是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另一個支柱。大型設施將對其電源架構進行最大程度的優化,從而大大降低成本和對環境的影響。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可優化整個結構的氣流。它可確保熱空氣沿一個方向流動,并經常從排氣流中回收熱量以進行回收。超大型設施的電源使用效率(PUE)遠低于傳統DC,并且更環保。
黃金標準:繼續存在
根據Linesight的白皮書《HyperactiveHyperscale:數字革命的下一步》,隨著數據存儲需求每年增長40%,這些設施預計將在未來兩年內占所有數據中心流量的一半以上。JLL報告稱,預計到2022年,超大型市場將以26.3%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至806億美元。
目前,超大規模市場被谷歌、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等巨頭所主導。但是,隨著印度知名企業集團加入數據中心的潮流,超大型數據中心將成為一種常態而非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