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轉變帶動服務器市場峰回路轉
服務器市場的峰回路轉,主要源于全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云計算和AI等新興領域的帶動。除此之外,企業也將更多資金投放到了云計算,邊緣等相關領域。比如我國在新基建政策的驅動下,除了數據中心本身以外,配套的服務器,網絡,基站,以及與之相關的供配電等方方面面都被帶動。
全球服務器市場回暖,主要還在于5G進入全面商用時代而引發的邊緣計算需求。同時,AI在傳統產業的變化也功不可沒。這些新的應用領域都對于服務器產生了巨大的需求。隨著5G牌照的發放,邊緣計算已經來到了爆發前夜。預計到2020年,將有超過一半的大型企業會重點關注邊緣計算,屆時將有50%左右的工業物聯網分析要依托邊緣端進行處理。另外,到2022年,50%以上的企業數據會在數據中心或者云之外產生或處理。
“新基建”下數據中心關聯市場的新機遇
雖然美國占據全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40%,而我國僅占其中的11%。但中國在數據中心市場的發展速度卻高居全球之冠。據中國信通院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數據中心的機架數量為203.4萬個,到2020年有望增長到326.7萬臺。另外,2019年我國IDC業務市場規模已達到1562.5億元,同比增長27.2%,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特別是“新基建”戰略已經明確將數據中心和5G等領域編列其中的當下,雖然尚處于疫情期間,但各個地方政府卻早已推出相關政策,鼓勵和扶持新基建產業。3月26日,上海市經信委在其官網發布通知,開展了今年擬新建互聯網數據中心項目的征集工作。與此同時,很多異業資本在新基建政策發布以后,也紛紛開始策劃新一輪對數據中心項目的投資。照此情況看,待疫情結束之后數據中心行業的新一輪投資并購將不可避免。
何寶宏博士在日前參加由中國IDC圈舉辦的《直擊新基建》直播節目中也表示,數據中心是連接傳統基建和數字時代的交叉路口,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市場前景廣闊。服務器作為數據中心最大的產品類別,在2019年占到數據中心硬件和軟件支出的46%。國內“新基建”背景下的數據中心建設狂潮對于服務器市場而言,將帶來巨大的機遇。
除此之外,同樣作為“新基建”發力點的人工智能,也將對中國的服務器行業發展帶來巨大助益。從國務院正式印發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以來,已有接近30個地方政府發布各自的人工智能規劃,并逐漸推動公共安全與服務領域率先落地。
國際巨頭谷歌和微軟自不必說。國內的阿里,騰訊和百度等巨頭也早已將人工智能提升至企業戰略的高度加以對待。人工智能的場景化、產業化應用,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將成為下一階段發展的重點。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雖然人工智能被重點關注,但其基礎設施的芯片,服務器和云計算在很多地方卻還無法完全滿足需求。只有當計算力,算法以及數據的發展逐漸進入成熟階段,人工智能才將有望突破現有瓶頸更上一層樓。所有這些依舊離不開服務器......
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彭震認為,計算力是新基建的核心,新基建政策將加速云、AI等創新應用對傳統產品的替代,給IT產業不僅帶來新的增長,還將加速產業升級轉型。抓住“新基建”風口,對于服務器廠商來講,將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和窗口期。
后記:
隨著“新基建”時代來臨,數據中心的發展將進入高增期。與此同時,像服務器行業這樣的周邊產業也將迎來發展的春天。特別是伴隨云、AI、大數據和邊緣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普及,新型IT基礎設施的部署速度將同步加快。與此同時,經過此次疫情,各種線上經濟被激發,5G、物聯網、AI等領域受到極大關注,刺激了對于云計算的需求。除此之外,在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之外,邊緣數據中心也將在這波發展的浪潮中脫穎而出,而與之相關的服務器產品會日趨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