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杭鋼股份募集資金用于收購云數據公司共9.5億元,其中約7.26億元用于收購云數據公司100%股權,其余約2.24億元用于對云數據公司增資,增資價格以云數據公司評估后的凈資產值為依據確定為1.2517元/股,增加云數據公司注冊資本17898萬元,尾差8934元計入資本公積。增資完成后,云數據公司注冊資本增加至75,898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杭鋼股份主營業務為鋼鐵及其壓延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經營模式以自產自銷為基礎,另外進行部分原燃材料以及鋼材的貿易。公司主要產品為熱軋卷板,消費行業為冷軋壓延、建筑用鋼(鋼結構)、集裝箱制造、管線制造、汽車制造、造船、刀模具等行業。
據悉,收購標的云數據公司,原名為杭州紫金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杭鋼集團與富春公司分別持有公司55%、45%股權。公司原先主要從事高強度機械用鋼生產加工、鋼鐵軋制、金屬壓延業務。自杭鋼集團半山基地2015年底關停后,公司處于轉型狀態。截至目前,云數據公司正處于IDC項目建設過程中,尚未正式開展實際經營。
截至5月31日,云數據公司資產合計6.51億元,負債為5181.31萬元。2019年1-5月營收262.89萬元,凈利潤87萬元。需要警惕的是,2017年度和2018年度公司均處在虧損狀態,虧損額分別為3.8萬元和146.9萬元。
杭鋼股份轉型數字經濟,發展IDC優勢何在?
杭鋼股份在土地資源緊缺的浙江省會杭州擁有1700余畝可用地及眾多大跨工業廠房等豐富資源,周邊地區具有大批量潛在的用戶群體。
能源方面,杭鋼股份已有的變電站可為數據中心提供3路獨立電源,供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而且附近的1座天然氣母站距離數據中心項目僅800米,完全可以滿足實施分布式能源對天然氣的需求。800米的距離對應的燃氣管輸費基本為零,這意味著數據中心項目的天然氣不但供應有保證,還有很大的價格優勢。從項目用地到能源供應,杭鋼擁有巨大的資源優勢,為順利推進IDC項目提供了有效保障。
此外,杭鋼股份作為國企在建設“政務云”方面優勢明顯。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等高端客戶對于數據信息的安全可控具有較高的要求。而具有國資背景的杭鋼股份不但在身份上更容易被政府部門接受,而且與政府及事業單位聯系密切,也便于業務的開展。由此可見,該項目具有近用戶、近產業鏈、近人才的區位優勢。
各級政府大力支持,助力杭鋼股份進軍IDC行業
政策的支持以及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是杭鋼進軍IDC行業的重要原因。近年來,國務院及各個部門發布了一系列促進云計算、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2010年10月,杭州被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列入全國先行開展云計算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城市之一。浙江省政府先后出臺《杭州市建設全國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中心三年行動計劃》、《浙江省促進大數據發展實施計劃》等一系列文件,對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重點工作做出了部署。
政策的支持以及需求的不斷增長,促使IDC行業發展迅猛。根據IDC全球半年度公有云服務支出指南的最新預測,到2023年全球公有云服務支出將達到50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可達22.3%。而2010年到2017年間,我國移動互聯網的數據流量增長61倍,數據中心容量只增長了9.6倍,數據中心容量未能與流量增長同步,供需嚴重不平衡。據科智咨詢(中國IDC圈)發布的《2018-2019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21年,中國IDC業務市場規模將超過2700億元,年增速維持在30%左右。
杭鋼股份稱,收購并增資完成后公司將以云數據公司為實施主體,主要從事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業務,即通過自建機房、購置機架、空調、網絡等設備,并向電信運營商采購網絡資源,向客戶提供出租機架、網絡接入及機架運行維護等基礎業務;同時提供云服務、增值服務以及大數據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