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Cloud Insight 2018大會上,青云QingCloud就已經發布了9大品牌。橫向:一體化架構支撐公私混托四大業務模式;縱向:以軟件為中心,提供企業級全棧云ICT技術、產品、方案和服務。
為了企業的成本效益實現最優,青云QingCloud的“公私混托”使用一套架構、統一交付,以達到一致的體驗。2018年中國私有云市場增速34%,青云的企業云在同年實現了120%的增長,這也是青云七年給出的成績單,從云之基石到數字化轉型的基石,幫助企業重構面向未來的競爭力。
純軟件定義的超融合
現在超融合已經做好準備,承載企業客戶覆蓋有穩態和敏態的雙模IT。數據顯示,2020年50%企業會逐漸把工作負載放在超融合上,不管是創新應用,還是核心、集中、傳統的應用。
“我們要把云的能力賦予超融合,便是云上的超融合。”青云QingCloud解決方案架構師黃文龍說道。青立方Qing³超融合在誕生之初就是純軟件定義的超融合,并且逐漸向微服務架構的技術演進。
青立方Qing³超融合基于標準的X86硬件快速部署交付,可以在不影響業務的情況下,從2個節點到1000個節點的水平擴展,而且實現統一的資源管理、運營標準化。
青立方Qing³超融合系統目前發展到融合3.0階段,解決了客戶選擇組合的顧慮,從X86服務器、存儲、云平臺、虛擬化可以統一進行交付,實現交付全棧云能力。報告顯示,青立方Qing³超融合2018年第四季度市場份額同比增長129.6%,超出超融合市場同期平均增速一倍多。
“我們是業內唯一一家基于超融合可以交付開箱即用的全棧云的服務商。”黃文龍指出,超融合硬件固然重要,核心還是軟件,這正是青云QingCloud的強項。通過SDX,即軟件定義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實現超融合的交付。
青立方Qing³ 2018年實現增速85%,新增76%客戶。其中,陽光保險使用青立方Qing³超融合搭建了開發、生產和災備場景,讓保險“雙錄”產生的大量非結構化數據進行存儲,并支撐了每日一億次訪問的“開門紅”業務。
未來KubeSphere也將加入到超融合中,這樣不僅可以在KubeSphere里集成DevOps、微服務、OpenPitrix多云應用管理平臺等上層應用,還可以向下集成存儲和網絡,一體化的交付給客戶容器云平臺。
走向融合的存儲
存儲市場同超融合市場一樣發展迅速,IDC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全年的軟件定義存儲市場的增長速度是55%,高于私有云的增長速度,印證了青云對軟件定義存儲市場快速發展的預期。
存儲按類型可以分為文件存儲、塊存儲、對象存儲。文件存儲占一半的市場份額,其次是塊存儲占27%左右,對象存儲占20%左右,其中對象存儲增長速度最快。
存儲類型重點場景包括高性能計算、視頻流媒體、視頻監控、數據庫與虛擬化存儲等。高性能計算主要對應文件存儲或者分布式文件存儲,視頻流媒體和視頻監控對應文件存儲和對象存儲,虛擬化和數據庫等專業結構化數據的存儲對應塊存儲。
新技術也在不斷驅動存儲行業的演進,QingStor企業級分布式存儲產品經理馮相東表示,基于軟件定義和全閃存實現的分布式存儲平臺,能以中端的價格撬動原本高端市場,這也是QingStor存儲產品線堅持的理念。
目前QingStor產品線架構服務包括:塊存儲、文件存儲、對象存儲,今年還將發布融合存儲,可以在一套架構里提供三種或者任意兩種的存儲服務。
QingStor NeonSAN(塊存儲):滿足云時代企業的核心存儲平臺,主要承載企業現有的Oracle數據庫、SQL Server數據庫和企業虛擬化平臺、青云云平臺等。
QingStor文件存儲:從定位和場景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主要為了滿足企業內部廣泛使用的產生應用、企業郵箱系統、OA辦公系統等;另一部分是具有行業特色的高性能計算、高清視頻編輯、醫療影像存儲等需求。
QingStor對象存儲:定位承載海量數據、海量并發的存儲平臺,主要承載視頻監控、企業網盤、數據倉庫等。
QingStor融合存儲:通過融合存儲提供三種類型的存儲接口。
QingStor可以滿足客戶多種核心需求,包括:性能和可靠性、適配場景、企業級特性、運維管理、標準硬件。QingStor作為純自研軟件定義存儲,塊存儲、對象存儲、文件存儲既可以獨立交付也可以融合交付,同時可以對接多種虛擬化、容器、物理環境,具備非常強的競爭力。